一張張紅木桌椅不規則的擺設著,三三兩兩的人正聚在一塊品茗閑談。
當三人進門的時候,大家的聲音陸續停頓了一下,紛紛將目光聚焦到了宋澈的身上。
“諸位,我們的大英雄請來了。”
陸杰榮招呼道。
但是,這沒有帶起大家的熱情。
只有少數人頷首致意,更多的人,包括詹老在內,態度都顯得較為冷淡,眼中還流露著幾分不屑和不甘。
顯然,哪怕宋澈出名了,但依舊得不到他們的認同和尊重。
在這個極講究論資排輩的學術圈子,是很難包容得了這種特立獨行的異類。
不過,坐在詹老身旁的那個儒雅中年人卻主動站起來,迎上來笑道:“這就是宋師弟了吧,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久仰久仰!”
宋澈沒急著寒暄,握手的同時,看了眼陸杰榮。
陸杰榮就自覺的介紹道:“這位就是詹老的師弟,中央保健委員會的中醫組專家,白夜生白教授。”
“陸主任,這里不是單位,你還是直接喊我老白吧。”
白夜生顯得很親和,又和善的看著宋澈,“至于宋師弟,你也可以喊我白師兄,畢竟我見到宋老先生,也得喊一聲師叔。”
宋澈的眉頭再次一挑。
怎么莫名其妙又認了一號“親人”。
“我也是最近剛知道的,宋老先生,在燕京那還是有一些故人的。”白夜生輕聲道:“他老人家,跟我師父曾經都隸屬于中醫的傷寒派,我們自然也算是同門同宗了。”
很多人都知道西醫擁有眾多的學科分支,卻很少有人知道,中醫的“派系種類”也相當豐富。
最初,中醫只有一派,那就是傷寒派。
這是根據醫圣張仲景創立的傷寒論為基礎,出現的老祖宗派系。
而后,經過眾多中醫國手的開拓補充,由分化出了溫醫派和火神派。
接著,繼續開拓衍生,出現了諸如河間學派、易水學派、攻邪派、補土派、滋陰派、溫補派。
甚至,根據區域醫者的特征不同,還能繼續細致區分出諸如孟河派、河間派、錢塘派、吳中醫派。
這些軼事,宋澈也曾聽宋老頭提過,但是,宋老頭從未明確說過自己隸屬自己哪一派系。
按他老人家的話講,醫學和武學一樣,學久學多了,就會發現一切都遵循著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
而白夜生打著傷寒派的旗號硬說兩人是同門同宗的,未免就有些亂攀關系的嫌疑了。
但凡學中醫的,有幾個沒有跟傷寒派扯上關系的。
但表面上,宋澈沒有直接揭破,而是心照不宣的笑了笑:“這些事,我爺爺倒是沒跟我提過,但白師兄這么說,那肯定就是了,以后還請白師兄多指教。”
也不管對方到底是何居心,但貴為御醫,在沒有利益沖突的情況下,該說的場面話還得說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