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是有備而來。
而他們卻做不到嚴陣以待。
白夜生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在國內,他可謂是最拔尖的杏林國手。
但這也僅是“窩里橫”,出了國門,家門口的鄰居韓國思密達,他都未必有底氣擂鼓邀戰。
幾年前,他作為醫學代表前往韓國進行學術交流,一開始還覺得韓國人從華夏照搬學習去的中醫不過爾爾,但殘酷的現實,很快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
第一感觀,中醫在韓國醫學界是真的吃香,從人才選拔到醫生培養,無不是采取最高規格的要求,比進協和醫院的難度都不遜色。
第二感觀,中醫學生是真的吃苦,《皇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溫病學》等中醫典籍,基本是必修課,這在國內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第三感觀,中成藥的種類是真的多,還大多是自主研發的,價格比那些特效藥貴得多,但買的人還不少,成為了韓國許多大藥企的香餑餑聚寶盆。
優越的學術氛圍,注定是滋養人才的土壤。
原本白夜生還準備了一肚子的干貨準備裝逼呢,結果那幾個中醫專家提出的學術論題,他竟然險些接不上話,只能全程扮高冷,差點把臉丟在了首爾。
這一趟,就猶如閉關鎖國的清朝官員,跑去歐美參觀考察,天朝上國的美夢,在工業機器的碾壓下,支離破碎!
此后,白夜生也效仿國足,得了“恐韓”的毛病。
躲都躲不及了,沒想到,韓國人還要上門砸招牌!
氣不氣人?!
窩不窩心?!
但沒辦法,弱后就要挨打啊!
不過,從領導層面到市井百姓,都拒絕承認中醫弱后的現實!
自家祖傳的絕學,被外邦學了過去,還反過來打你一個耳光,誰能忍得了啊!
因此,此次上頭的指示很明確:華夏中醫的招牌必須捍衛住!
要是真被韓國人砸了招牌,甚至助推韓國申遺中醫成功……呵,等著成為受人唾棄的民族罪人吧!
白夜生當然不愿意當這個民族罪人,更不想背下這口黑鍋,但誰讓他是國內中醫的代表人物啊。
因此,當白夜生硬著頭皮接下這門差事的時候,就想好了,這口鍋得甩給其他人。
下意識的,白夜生的余光瞄了一眼詹老。
他這位愛逞能、愛面子的師兄,無疑是背黑鍋的上佳人選。
到時候只要把詹老推到先鋒,無論跟韓國人怎么切磋比斗,都于他穩賺不賠!
不過,只詹老一個人背黑鍋,只能給領導們一個交代。
至于給公眾們的交代,還需要一個人出來一起背黑鍋。
“宋澈專家,他真的能來么?”白夜生貌似隨意的問了一句。
陳道會也看了眼他,道:“我跟他通過氣,他說還有點事,遲點過來。”
“可不要臨陣退縮咯,畢竟學習機會難得,畢竟宋專家是我們國內中醫學界要重點栽培的棟梁。”白夜生笑了笑。
聞言,陳道會的臉色隱約籠罩了一層陰霾。
他豈會看不出白夜生的那點齷齪心思。
嘴上說要提攜栽培宋澈,實則是想推宋澈出來給自己扛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