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相比協和醫院,京城醫院的學術更偏“傳統”。
中醫藥的科室實力,幾乎是國內最雄厚的存在。
不過,領導的接下來附帶的委派(挖坑),則讓潘喜成再也喜不起來了。
“順便,部里也研究討論了一些針對中醫藥學的扶持方案,再通過和宋澈小同志的交流,得知宋澈小同志的幾個友人正在進行打造新型社區醫院的計劃,我們也覺得這個計劃挺不錯,所以想從中牽個線,讓京城醫院這個老大哥,協助這個計劃的發展,你意下如何?”
又一次意下如何,潘喜成又一次的滿口答應了。
但心里面,他這次是懷著格外郁悶憋屈的情緒。
讓堂堂的華夏醫療龍頭,紆尊降貴跑去扶持(扶貧)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私營醫療機構,這擺明了是吃力不討好。
所謂的扶持政策,潘喜成用腳指頭都猜得出來,從品牌、實力、資源等方面,給予保姆式的提攜。
不過,這個扶貧任務,仍在潘喜成的接受范圍之內。
頂多是招惹一些醫院里的不滿和爭議。
可惜,潘喜成仍低估了領導給他挖坑的決心。
可能是看潘喜成這么爽快的連續接受委派,領導也干脆“得寸進尺”,道:“對了,鑒于宋澈小同志接下來要在京城呆一段時間,也為了方便落實對接這個扶持計劃,部里想暫時安排宋澈小同志在京城醫院掛職一段日子,你意下如何?”
叒一次意下如何,潘喜成叒又一次的滿口……他終于反抗了!
“領導,掛職這個事是不是有些突然,再說宋澈同志的人事關系都在東江省,一下子要安頓他來我們醫院,我擔心操作不過來啊……”
潘喜成不敢直接回絕,而是打著商量征求體諒。
領導安排人來掛職,自然是一件挺稀松平常的事兒。
不過,安排宋澈過來掛職,就顯得非同小可了!
宋澈雖然現在如日中天,但畢竟只是一個剛出道沒兩年的中醫。
在論資排輩氛圍嚴重的中醫藥學領域,宋澈遠不足以躋身高堂。
只是,既是衛生部領導欽點的,掛的職位肯定不能小。
因此,如果一下子把宋澈擺在京城醫院的領導層崗位上,勢必會惹來不小的風言風語。
對外,爭議四起;
對內,難以服眾!
而且,潘喜成之前也聽聞過宋澈的潑猴綽號,貌似每到一個崗位上,都能折騰得天翻地覆。
鑒于京城醫院里,少不了身份顯赫的專家和病人。
若是把宋澈引進門,搗鼓出什么亂子,他自己也得吃不了兜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