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晨到黃昏,再到夜晚,急診科手術室的紅燈依舊沒有暗下來。
間隙,不斷有人進進出出,每個人的臉色都顯得格外凝重。
而在醫院內外,民警和保安也在各個位置維持秩序。
乍一看,他們應該是在“戒備”著那些媒體記者。
媒體們始終沒有離去,反而不斷有新的媒體人們紛至沓來,想要搶得這則熱門新聞的第一手爆料!
“姑父,你就先這么安排報道吧,能說的,我都說了,其他的,還是等醫院官方的口徑為準吧。”
喬碧云站在門診大樓的前面,一邊給東江省電視臺的副臺長方何華打著電話,一邊環顧著駐守在此的媒體同僚。
“小喬,現在除了要關注受害醫生的情況,你還得想辦法去調查行兇者啊。”電話里的方何華急促道。
“我不是都跟您說明白了嘛,行兇者任申國,由于半個多月前母親急性腦溢血,送醫不治身亡,而他將所有的責任都歸結于京城醫院的醫生,在協商無果的情況下,于是干出這種過激違法的行為。”
喬碧云沒好氣道,“在我看來,這已經脫離了醫患矛盾的范疇,而是明目張膽的犯罪,我們沒必要再為了制造話題,而去了解行兇者的苦衷,甚至把這種敗類定義為弱勢群體!”
說實話,喬碧云一向很反感媒體行業的這種尿性,每每爆出刑事案子,經常喜歡挖掘犯罪人背后的故事,心酸的、可憐的、無奈的,有意無意的將犯罪人的殘忍行徑包裝為“情有可原”!
接著再給吃瓜群眾們灌一些心靈雞湯,其中一些智商不上線的圣母人士就會來一句“如果不是被逼到絕路了,人家何至于走到這一步”。
更甚的,還會有人拿出自己就醫遇到的坑,以此宣傳醫院醫生們有多么的黑心無良。
雖然這種套路早已司空見慣了,但喬碧云仍得說這些吃人血饅頭的“圣母人士”,非壞既蠢!
比那些所謂的“弱勢群體”更令人作嘔!
“姑父,我始終認為,做新聞的,必須得有底線,如果我們為了利益而突破底線,那跟幫兇有什么分別?”喬碧云義正言辭的道。
方何華嘆了口氣,道:“我還不至于這么喪盡天良,我只是想提醒你,接下來各家媒體關注的焦點,不僅僅是在行兇者和受害人的身上,宋澈專家也會被放在鎂光燈的底下了!”
“……”喬碧云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沉默片刻,道:“宋專家是見義勇為,我是見證人!”
“宋專家見義勇為的舉動當然毋庸置疑,但問題就出在他后面的行為。在行兇者已經被制服的情況下,他還折回去暴打行兇者,雖然在道義上說得過去,但能不能過法理那一關就不好說了。”
方何華還是很**湖的,一語道出了重點:“所以,我讓你去調查行兇者,就是想看看人有沒有傷著,以及警方的態度。”
喬碧云也沉思了起來,遲疑道:“您的意思,難不成行兇者和他的家屬,還會以此反告宋澈一狀?!”
“可能性不小,你在這行干得也夠久了,難不成還看不清楚,人都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還會在乎臉面這東西么?”方何華苦笑道。
沒等喬碧云反思過來,方何華的推測,就應驗了……
門口一陣喧鬧,當喬碧云循聲望去,就看見一群人沖進了醫院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