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大,跟那些蘇式園林根本沒法比,但別忘了,這里可是寸土寸金。
在人均居住面積世界墊底的澳港中心地區蓋大廈賣錢不香嗎?
但偏偏人家為了情懷保留了這么一處庭院。
宋澈看到這庭院,一度覺得龜苓堂還是保留著百年世家的家風傳統,但是狄天厚看到這些景物,卻忍不住的惆悵一嘆。
眼看吳興榮自顧自的走進了位于庭院中的小樓,狄天厚稍稍停住腳步,解釋道:“其實這庭院,我知道的,最初不是龜苓堂的。”
他指了指緊挨庭院的另外一個門鋪,道:“這里原來是屬于醫圣門的另一個分支派系,叫羅漢派……其實就是以阿羅漢草為身份標識的岐伯弟子傳下來的。”
宋澈不由一挑眉頭。
阿羅漢草,聽著挺高大上的。
其實這就是狗尾巴草的別名!
但狗尾巴草,就是中藥材的一種。
在古代,也是被稱作阿羅漢草的。
“羅漢派和龜甲派、人參派一樣,都是最早來澳港落地生根的,以羅漢堂的招牌示人。”狄天厚道:“羅漢堂和龜苓堂一樣,從事的藥材品大多是以清熱為主。并且為了合作抱團,兩家就挨在了一起。最初,羅漢堂的發展是遠勝于龜苓堂的,這個庭院就是羅漢堂的創始人營造的,模仿了蘇式園林,可見當時羅漢堂的如日中天。”
“那羅漢堂現在跑哪去了?”尚珂好奇道。
狄天厚嘆道:“沒了,都沒了。”
“當年為了推倒清王朝,羅漢堂就四處奔走、出錢出力,給南粵的起義提供了巨大的幫助,是澳港有名的愛國商人。再后來,東瀛軍打進來,國家危在旦夕,羅漢堂的族人們沒有茍存于澳港,而是散盡家財去支持國內的抗爭戰役,但也把自己給折了進去,羅漢堂的家主等核心成員都陸續英勇就義,剩下的族人跑的跑、散的散,羅漢堂就此湮沒在了歷史長河里。”
“……”
聽到這段講述,宋澈、狄天厚等人皆是一陣動容。
在那個動亂的年代里,澳港的愛國人士層出不窮。
其中很多在澳港混得風生水起的富商貴人,明明可以明哲保身、趨利避害,但眼看祖國江河淪陷,他們沒有像亡國奴一樣茍活著,而是選擇了挺身而出,甚至以身殉國!
通過狄天厚的講述,羅漢堂的那些人,無疑是這些澳港愛國人士中的代表之一。
為了家國,不惜葬送了全族!
而羅漢堂的圖騰阿羅漢草,也就是狗尾巴草,是一種很廉價的草藥,說難聽點,就是低賤。
可偏偏在最動蕩危難的時刻,就這些信奉狗尾巴草的醫者們站了出來,去救治那個千瘡百孔的國家。
如同狗尾巴草的藥效一樣,試圖給病入膏肓的國家祛邪風、清濕熱……
一時間,宋澈內心的情緒百轉千回,莫名想到了一段諺語: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