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整本書里的名言名句多不勝數,但給宋澈最深印象的,卻是工整的字跡。
雖然是拓本,但依舊將汪必昌的書法造詣展現得淋漓盡致,可以說,這是一位中醫里的書法家!
不要覺得書法跟醫術沒關聯。
就拿時下廣為老百姓吐槽的“醫囑狂草”舉例。
按道理說,醫囑等于是醫生給予病人的指導意見,嚴重的關乎著性命健康,偏偏很多的醫生不知道是本來字跡就差,還是太隨性太放飛自我了,醫囑單寫得一個比一個潦草,幾乎寫成了天書!
反正病人們基本是看不懂的。
宋澈受宋老頭的影響,醫囑單的字跡一向注意寫得工整清晰,因為他明白,一份字跡工整的藥單,往往更給患者以安全感。
但相比汪必昌的書法造詣,宋澈仍是一陣自慚形愧。
因為當他閱讀文字的時候,自然萌生出了一股安心和愜意。
仿佛這本醫書,本就具有治病養人的療效。
高下立判啊!
正當宋澈感觸萬千的時候,胡管家也感慨道:“當年胡家的老祖宗,就是看完這本醫書之后,萌生了開藥房的念頭,以‘濟世于民’為己任,藥堅持奉行‘真’和‘精’。眼看著要名滿全國了,結果……唉,中道崩殂啊!”
胡管家口中的老祖宗,想來就是余慶堂的創始人,胡雪巖。
說到胡雪巖開創余慶堂的原因,至今仍是眾說紛壇。
畢竟胡雪巖在此之前,和醫藥行業完全是八竿子打不著。
比較廣泛的說法,就是胡管家所說的,胡雪巖是一個愛國的紅頂商人,看不慣當時醫藥行業奸商當道,就決定自己開一家良心藥店。
除此之外,也不乏陰謀論。
甚至有心理陰暗的人,說胡雪巖開藥房,純粹是為了方便給自己配“助興”的藥,因為胡雪巖很好色,性/欲很強,光是妻妾就有三十多個,而且還有傳言說他要求這些妻妾在家里一律穿開襠褲,好方便自己心血來潮,隨時隨地的“提馬揚槍”。
說真的,能編造出這種坊間傳言的人,簡直就是非蠢既壞。
如果胡雪巖真的是為了滿足一己私欲,買幾個藥方自己配藥自己吃,難道還不夠香嗎?
為了給自己配藥,賠上三年不盈利而去開藥房,莫非覺得清朝第一紅頂商人是錢多人傻?
退一萬步說,當時胡雪巖的生意里,錢莊、銀號、軍火和絲綢布莊,每一個都是日進斗金的聚寶盆,如果純粹為了逐利,根本沒必要涉足當時市場利潤一般般的醫藥行業。
有一種說法,宋澈是挺認同的。
那就是胡雪巖開藥房,是為了求一個“心安”。
由于他的發家史,大部分靠的就是投機倒把,頗有些德不配位的嫌疑,因此發財以后,胡雪巖設立粥廠、難民局、善堂、義塾、醫藥局等,就是想給自己積點福德。
可惜然并卵。
一代紅頂商人,在那個混亂的年代,仍逃不開抄家厄運……
可能就是有了這個教訓,導致余慶堂的后人們一直奉行著悶聲發財的宗旨。
“其實,當年胡家的老祖宗本有機會可以逃過一劫的,據說當時慈禧太后給老祖宗交代了一個任務,找到一個藥方,只要辦妥當了,就保胡家無恙,可惜最后還是沒辦成啊……”胡管家嘆息道。
宋澈心里一動,問道:“是什么藥方?”
胡管家深深的望了眼宋澈,眼神閃爍著精芒,低沉著嗓音問道:“小伙子,你覺得這世上真的有長生不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