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題,相對來說“正經”了許多。
同時也是最容易完成的題目。
但是韋西平口口聲聲說選手們的治病對象不用局限于燒傷領域,讓他們的選擇范圍一下子擴大了全科領域。
那么,該怎么選擇診治對象作為“答案”,則需要耗費更多的心思,因為他們不確定怎么答辯才能迎合韋西平的心思。
沒等大家深思考慮,話筒又落到了葛東旭的手里。
葛東旭的笑容依舊平易近人、謙遜淡然:“從剛剛的討論,我就很少開口,實不相瞞,作為一名醫史學家,我的醫學功底,在諸位面前等于在公關面前耍大刀,實在不好意思搬出來丟人現眼,這次受邀參加節目,也是想著倡導大家多關注一下華夏古時的醫學發展和精髓,保護文化瑰寶的延續。”
“給諸位出題目,我也是反復斟酌了很久,以我的功底,考你們的專業水平肯定不實際,那么索性就立足我擅長的領域,根據我這些年來的從業經歷,給你們一些小考驗,我的題目是【重生】。”
“重生?!”
不止選手們,現場觀眾們也一陣嘩然。
大家都充滿了詫異。
這道題,難不成是要求選手們去復活死人?
“我的工作是向世人復原古時候的中醫文化,相當于讓這種文化復蘇,讓世人領略到那些被塵封的古時中醫術有多絢麗。而你們的工作是救死扶傷,也讓許多病患獲得了新生,讓他們明白一副健康的身體有多難得。”葛東旭很細心也很貼切的給大家講解道:“而人生一世,有著太多的遺憾了,有些人在懊喪之際,往往會想著如果能重生一世該多好,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希望你們在行醫遇到這類病患的時候,能以另一種方式讓病患們獲得重生。”
“意思就是得讓患者們產生一種重獲新生的感覺吧。”胡芝書恍然道。
“那意思是讓我們專門去挑病入膏肓、生命垂危的人?”小蠻推測道。
而包括沐春風、吳元奇和龍源山等人還在若有所思著,他們直覺得葛東旭對【重生】的定義不止于此。
特別是宋澈,認定葛東旭的話里還藏著潛臺詞。
他的題目,其實比顧華年、韋西平還要空泛模糊。
看似自由度和操作度極大,但是這么含糊的方向,根本讓人揣摩不透其中的真實意思。
用另一種方式讓病人獲得重生……先不說究竟是以什么方式,單單針對病人重生這個要求,就很耐人尋味。
到底是危急到什么程度、再救治到什么程度才算得上是重生呢?
難道光憑患者的一句話?
就怕回頭自己和其他人千辛萬苦救活了一個重病垂危的病人,葛東旭又不認可,還來一句“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不過提示已經給了,能不能領悟、如何領悟,那都是選手們自己的本事了。
要知道,古時代的頂級中醫,比如御醫,一個必備的素質就是能揣摩上意。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給君王診斷治病的時候,即便你診斷準確了,如果對君王的心思揣摩得不好了,說錯了話,一樣得被砍腦袋!
現在,這三位評審分明是把自己的心思蓋上一層紗布,營造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語境,誰能揣摩得準確到位,并且做得符合他們的心思,那么也能將他們手中的票票攥在了手里!
【忘情】,【陰陽】、【重生】,三道難題,三道考驗,也是三道人生啞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