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分析還是很有理有據的。
原理和史明宇移植的心臟里留存著原主人邵東的神志差不多。
按照宋澈的說法,岐伯用自身精血創造出了這八件圣物,和他的神志相連相通,現在八件圣物集合到了一起,使得岐伯的那一縷神志也重新復蘇,進而影響到了宋澈的大腦神經系統!
“那為什么我們都沒感覺到有這股向心力?”黎老納悶道。
狄天厚想了想道:“不好說,或許是小師弟才是醫圣門實至名歸的傳人吧,只有他才有資格感應到那一縷神志。”
這種解釋有些亂神怪力的嫌疑,但目前也只能這么解釋了。
拋開這個疑慮,大家話歸正題,又分析起了岐伯長生之術的下落。
“宋澈腦袋里的那些記憶,說岐伯最后遠走北方某地去參悟長生之術了,而你采用奇門玄術占卜出了長生術的線索也在北方的河套地區,可能事實的確如此了。”
黎老也琢磨了一下,忽的想起了什么,幽幽道:“你們去找葛東旭通通氣吧,他參與過很多次河套地區的考古行動,對那邊的醫史文化有很深的研究。”
……
燕京東直門內大街。
宋澈和狄天厚按照地址,找到了華夏中醫科學院的駐地。
它的前身為原衛生部中醫研究院,后來與燕京中醫學院合并,更名為華夏中醫研究院,最后才改名為中醫科學院。
找到葛東旭后,宋澈沒有拐彎抹角,徑直說出了來意。
果然,葛東旭一聽八件圣物集合后將岐伯長生術的秘密導向了河套地區,臉色一樣顯得耐人尋味。
“看來是冥冥之中就注定的了。”
葛教授意味深長的對宋澈說道:“其實你們不來找我,我也準備找宋小友討論這個地方的。”
說完,葛東旭站起身,對著墻壁上的地圖,手指在黃河構成的‘幾’字形區域、也就是河套地區上筆畫了幾個點。
其實上面都早有標注了。
“河套地區一直以來都華夏考古學界的重點研究區域,畢竟也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截至目前,已經發現了諸如“石峁城邑”遺址、“鬼方”遺址、“寨山和連城峁”遺址、“石城”遺址、“石摞摞城”遺址和“姬塬”遺址……”
葛東旭分析道:“而在這些遺址里,都發現大小不一的醫史文明,尤其是在“石峁城邑”遺址里,考古人員們發現了許多中醫藥的器皿,比如藥臼、藥碾和研缽,根據檢測發現,這些在中世紀乃至現代才普遍使用的中醫工具,居然在上古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只是樣式有些特別。”
說完,葛東旭還來了個回首掏,點開電腦里的文件夾,里面存放著在遺跡里的上古醫史文明發現。
狄天厚看了幾眼,提道:“我記得有說法,石峁遺址有可能是軒轅黃帝的都城,昆侖城。”
葛東旭點頭道:“是有很多觀點這么認為,把石峁遺址的遺存物取樣并進行碳14年代測定,初步確定了石峁遺址核心區域——皇城臺的建造年代,大約是在公元前2200年-1900年之間。對照歷史文獻,這個時期恰好是逐鹿之戰結束,黃帝一統華夏的時期。”
頓了一下,葛東旭看了眼宋澈,道:“鑒于軒轅黃帝和岐伯的關系,現在這幾件醫圣門的傳承物件將線索指向了河套地區,我覺得那里或許真有可能埋藏有上古醫史的瑰寶。”
鑒于科研工作者的身份,他沒有直接說是岐伯的長生術秘密,但是眼神的迫切,分明表露出他對探索上古醫史遺秘的渴望!
宋澈就笑道:“如果葛教授有時間也有興趣,那不妨我們一同走這一遭?”
“求之不得啊!”葛東旭欣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