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談起香江的高科技網絡產業,不能不提的就是李成城的小兒子李喆巨。
早在1998年互聯網概念剛剛興起的時候,李喆巨就與米國的芯片巨頭共同成立了PCC公司。同年10月,李喆巨通過米國盟友的運作當選“全球三十大科技巨頭”。接著就以此為基石,僅憑一個紙上談兵的“數碼港計劃”,就特府手中獲批了64英畝的免費土地,折合面積約為26萬平方米。
這才寸土寸金的香江是難以想象的,更何況還是“免費”!
于是在1999年,當特府批準數碼港項目之后,李喆巨僅用了3個億獲得了名為“德行嘉”的空殼上市公司,隨后就將數碼港項目的獲益權注入了這家空殼公司,實現借殼上市,并更名德行嘉為“嬴科數碼”,宣布主營高科技業務。
當天時地利人和種種因素齊備之后,嬴科數碼這支所謂的“高科技概念股”僅僅3個億的市值,在短時間內被市場追捧,最高時突破了600億!
進憑借著這一個項目,就讓李喆巨一度超越了嘉米高,成為香江富豪榜前四的頂級富豪!
隨后李喆巨一路高歌猛進,鯨吞香江電訊,從根本上壟斷了香江通訊市場,而當初所謂的“高科技數碼港”,則是一轉手就交給了父親的常實集團,從“高科技產業園”搖身一變,成了香江迄今為止都赫赫有名的高級豪宅區。
父子兩這一番聯手運作,可謂是雙劍合璧,直接讓李氏家族從四大家族中脫穎而出,成為了香江獨大的家族!
然而他們的舉動完全屬于資本運作,并沒有任何的實際項目產出,也就導致了香江從十多年前就開始的所謂“高科技產業”,變成了一個笑話。
時至今日,當網絡時代來臨之后,以李氏為首的四大家族玩的卻始終是空手套白狼的把戲,嚴重的拖累了真正的信息技術發展。
致使香江根本就毫無信息產業土壤,信息產業的市場份額直接就被臉書、推鳥之類的巨頭傾吞。現在馬韞的云錢包進駐,自然也就拿不出能夠與之匹配的產品來抗衡了。
來自國外的資本勢力進駐,原本就跟四大家族之間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系,自然無虞。
但現在馬韞可是徹底站在四大家族對立面的人物,他這一出手就試圖要壟斷香江的移動支付市場,便徹底觸碰了四大家族的逆鱗。
所以當李成城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后,立刻就撥通了小兒子的電話……
“父親。”李喆巨很快就接了起來。
李成城嚴肅道:“翔云集團的云錢包補貼計劃,你知道了吧?”
“知道。”李喆巨凝重起來。
“有沒有辦法對抗?”李成城連忙問道:“你的嬴科數碼,能拿得出一款相同的產品嗎?”
然而,等待他的卻是李喆巨的一陣沉默:“……”
李成城嘆了口氣,其實他的心里也明白,四大家族除了房地產和壟斷的傳統行業外,根本就沒有什么新的項目,始終的舊瓶裝新酒的資本運作。
這一刻他不禁有些后悔,如果當初沒有把“數碼港項目”用來開發豪華住宅,而是真的建立起一個高科技產業區,現在也不至于如此被動了……
念及此,李成城不經意見透過車窗看見了外面的許多商店門口,都張貼著大幅的“云錢包補貼”海報。
平民老百姓過日子,最在乎的就是這些蠅頭小利了,這個道理他非常的清楚。所以五花八門的支付補貼和額度不低的現金返利,讓云錢包幾乎是在一瞬間就成為了整個香江最火熱的產品。
但是李成城卻有了些疑問——云錢包在香江的動作不可謂不大,這個覆蓋面囊括了大街小巷,哪怕僅僅是海報恐怕就要按照噸里計算。
可是他卻沒有收到任何消息?香江的印刷產業可是在李氏家族的控制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