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如今的老人,當年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所以今天,他們身體力行,將這個算不上優良,但絕對良心的傳統繼續傳承下去。
許多定居點被棕狼包圍的時候,走上戰場的老人還拖著尚未痊愈的病體。
殘忍嗎?
或許。
應該嗎?
可能。
需要嗎?
這個不用問,人類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不僅是少數頂尖大腦的靈光一現,更是這個族群,這個種族前赴后繼的犧牲和奉獻。
現在輪到鷺州,沒什么大不了,頂上去就是了。
如果說疫情只是給殖民局帶來壓力,那么狼潮就是吸附在殖民局身上,不斷吸血的魔鬼,令整個行星的局勢雪上加霜——鷺島只是一個面積大些的海島,之所以將殖民的第一站選在這里,是因為鷺島遠離陸地,在不了解新行得的前提下,大海可以有效阻隔各種未知的危險。
鷺島畢竟只是個島,資源產出十分有限,殖民初期還不明顯,等殖民發展到一定規模,原本的優點反倒成了限制發展的因素!
島外為什么有那么多定居點?最重要的原因為是殖民局想走出去,而是島上光頭貧瘠,島外的定居點不僅是殖民全球的橋頭堡,還擔負著收集資源的重任,特別是糧食和礦產。
放棄定居點等于放棄資源,短期影響不大,可長期影響就大了去了。
為此,何宇辰焦頭爛額。
外界的變化很大,但陳翊飛早就讓老薛操練得欲仙欲死,根本沒精力關心外界的變化。
對于小陳同志來說,唯一的變化就是解除隔離之后,不必繼續悶在體育場里訓練。
不過體育場依舊是安置撤回人員的主要場所之一,晚上睡覺還是要回去的。
薛毅飛因地制宜,只花了幾秒鐘,就定好了新的訓練計劃,直接把陳翊飛拉到海邊,把負重武裝十公里,改成了負重沙灘十公里。
最適合跑步的跑道,和一腳一個坑的沙灘,跑起來能一樣么?
另外,老薛還增加了新的訓練科目:五公里武裝泅渡!
陳翊飛還停留在狗刨都刨不怎么明白的水平,一聽要下水,還是五公里,當場就趴地上裝死狗,死活不肯起來。
這回老薛可沒慣著他,直接一腳踹水里……前后不過兩天,只會狗刨的陳翊飛,已經變成了一條能在海里玩出花的魚,一會兒水上一會兒水下,各種不亦樂乎。
“這主要是我學的好!”陳翊飛如此刺激老薛。
老薛也不含糊,立馬教了一樣絕的:綁住雙手雙腳扔進水里,通過呼吸控制沉浮,保證淹不死……果然是不作死就不會死,陳翊飛當場就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