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這種思路設計出來的戰艦擁有很多優勢,因為核心區深藏艦內,就算艦艏徹底打爛也沒關系,既不會危及艦上人員的安全,也不會損傷艦尾的推進系統,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設計。
唯一的缺點,就是必須在戰斗中一直以艦艏對敵。
可艦艏那么小,不管以什么樣的手段彌補,都沒法改變艦艏面積有限的事實,戰艦的前方火力永遠比不上側舷。
對防護力有限的中、輕型戰艦而言,艦艏對敵是一條不可逾越的鐵律,只有在極特殊情況下,才允許以側舷對敵。
然而戰列艦的防護力非同尋常,側舷的裝甲厚度堪比驅逐艦的正面,以側舷對敵是再平常不過的實用戰術。
還是同一時間,十八艘重型驅逐艦和十艘輕型驅逐艦混成兩個編隊,繞過正面對敵的戰列線,以最高速度撲向敵軍的側翼,而且每一艘戰艦都拼盡全力,向敵艦傾泄所有的火力。
薛毅飛雙眼放光呼吸粗重,整個人都進入了極度的亢奮之中。
當年若是有這樣一支艦隊,若是有這樣強悍的火力該有多好?
陳翊飛眼睛都花了,激動得扯住老薛的胳膊,臉頰鋪滿興奮的紅暈。
敵軍不甘示弱,馬上展開還擊,雙方的炮火在空中交錯而過。
東馬艦隊的火力看似分散,實際上于雪卿早就指定了幾艘敵艦,多重火力多重疊加,指為目標的幾艘敵艦不是立即沉沒,就是當場重創。
外星人的首輪還擊大部分落到戰列線上,大概是因為戰列艦本就不多,敵軍并沒有特別關注哪一艘戰艦,每一艘戰列艦都報告了不同程度的戰損。
不過,都在承受范圍之內。
于雪卿早就料到這一幕,擺出戰列線,就是想立個靶子吸引敵軍的火力,為撲向敵軍的空天機群,還有左右迂回的驅逐艦隊爭取機會!
至于戰列艦,呵呵,這點損失還承受得起!
雙方再度開火,東馬艦隊再次摧毀數艘外星母艦。
敵人的第二輪反擊就不一樣了,受東馬艦隊的啟發,敵軍立即調整戰術,所有火力集中到戰列線上,而且敵人做的比東馬艦隊還有極端,不是將火力集中在幾艘人類戰艦上,而是全部火力都集中在一起,將所有火力集中到一艘戰列艦上!
東方號立即收到戰列艦的匯報:“旗艦旗艦,千星號左舷損傷嚴重,裝甲多處擊穿,左舷火力清零!”
于雪卿心頭一緊:“艦內什么情況?”
“核心區完好無損,外層無壓艙輕微損失,中層無壓艙無異常。”
于雪卿立即松了口氣:“很好,千星號,馬上滾轉,避免左舷二次損傷!”
“千星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