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手確實出乎于雪卿的預料,他還以為,敵人多少會留幾艘戰艦登陸淵州。
不登陸也好,免得打完這一仗不好收拾!
兩支敵軍還需要一點時間才能匯合,于雪卿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命令艦隊加強火力,特別是機群和驅逐艦群。
龐大的機群已經沖到敵軍附近,不再以中隊為單位行動,而是頂著敵艦的兇猛火力,以標準的雙機編隊發起沖擊。
它們就像一群靈活的魚,在密集的魚眼光束中左沖右突,想方設法靠近敵艦,一旦進入射程,就立即將機上的重型導彈發射出去。
戰機的目標大多是燕尾艦,只有機少數沖破封鎖的戰機,才把目光瞄準外星母艦。
因為機群的不斷沖擊,燕尾艦忙著阻擊機群,原本還算嚴整的陣型亂成一團,而且混亂逐漸從邊緣向中心傳遞,沒多一會兒,幾百艘燕尾艦徹底被機群纏住,再也沒有向東馬艦隊開火的機會。
戰機的損失數量直線上升,但也為東馬艦隊創造了極好的機會,包括兩艘空天母艦在內的所有戰艦,向敵軍發起了堪稱瘋狂的進攻,能打燕尾打燕尾,能打母艦打母艦。
之前一直沒什么貢獻的驅逐艦群,此時成了戰場上的主力輸出,它們不斷向敵艦的側舷開火,再加上來自戰列艦的導彈終于追上了敵軍編隊,戰事陡然變得極度激烈,核爆的強光閃個不停,每隔幾秒就有一艘敵艦隕落。
等敵第一集群趕過來的時候,原本實力強悍的第二集群已經被東馬艦隊打成了半殘,外星母艦沉沒一多半兒,只剩下二十多艘撐場面,燕尾艦更加慘重,滿打滿算只剩三百來艘。
反觀東馬艦隊,只有五艘戰艦退出戰斗,留在戰場上的還有二十九艘。
但這個戰績,是建立在機群付出極大犧牲的基礎之上,三千多架空天戰機損失超過一千,而且剩余的兩千多架戰機,仍然死死纏住敵第二集群,哪怕敵第一集群沖上來,也不肯后退半步。
于雪卿戰前說的清楚,就算所有戰機全都扔在戰場上,也要給艦隊創造殲敵的機會,而且,機會很可能只有一次!
到了這個地步,敵人的3集群也不淡定了,它們拋下了一直糾纏不休的人類戰艦,火燒屁股一樣沖向主戰場。
沒辦法,現在是多一艘戰艦就多一分力量,最終左右戰役走向的,很可能就是幾艘本不起眼的戰艦。
敵人想的挺好,但那幾艘人類戰艦也不是吃素的,之前是以纏斗為主,現在猛然發力,拼著自家的戰艦重創甚至沉沒,也不肯放敵艦離開。
于雪卿也在這個時候發布新的命令,機群不再死纏敵軍主力,而是撤出主戰場,追捕分散靠近的敵登陸艦。
他總覺得,那一百多艘登陸艦沒安什么好心,最好還是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