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是因為只要魚眼規模一致,其內部結構就完全一致,一分一毫都不會差,這一點只有科技文明的標準化才能做到。
打個比方,同型號艦炮,不僅結構完全一致,各個零件的尺寸也都沒有變化,不管它到底裝在什么型號的戰艦上。
但是一個人的兩只眼睛,你能說它們內部結構一樣,但你敢說這兩只眼球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一模一樣么?
別鬧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再舉個例子,一個人的左臉和右臉,看起來好像是完全一樣,但是把一張照片分成左右再翻轉拼接,你就會發現這個人完全不是你熟悉的樣子!
就連同一個人身上的器官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可東馬軍區收集到的魚眼卻完全一致!
因為這一有力證據,東馬軍區才把魚眼人從單純的生物文明中摘出來,變成擁有極高生物技術的科技文明。
當然了,這只是人類的分類方式,不一定科學也不一定準確,可這一理論是目前最符合魚眼人形態的描述,對人類進一步了解魚眼人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既然魚眼戰艦有一定的生物成分,那么這東西到底依靠什么樣的能源動作就是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了,所以金橙花海也可能是魚眼人的戰艦燃料。
還有一種可能,是魚眼人用來提取某些礦物成分的手段。
沒辦法,不是卓世強愿意假設這么多可能,而是生物文明本身就屬于那種非常難以推測的文明形式,完全不能用人類既有的經驗來推測。
將這一發現立即傳回人馬星,暴風號靠近目標繼續觀察,等到戰艦飛抵星系邊緣,變化也只有花海更加繁盛幾分,還有就是花海中多了魚眼人的身影。
仔細觀察,又發現花叢不似之前那樣繁盛,但每一株金橙花都異常的茁壯。
這一點倒是沒什么不好理解,優勝劣汰嘛,也是生物文明的重要特點之一,跟人類工廠淘汰不合格產品是一個意思。
讓卓世強郁悶的是仍然看不出金橙花到底是干什么的,也沒發現魚眼人在殖民星上有其他方面的動作,根本無法分析敵人的最終目的。
繼續再繼續,偵察發現,凡是發現魚眼人的行星都能找到金橙花海,單株金橙花也從最初的不到膝蓋那樣高,長成了數十米高的參天大樹!
它的樹干特別圓,直徑特別大,顏色特別艷麗,巨大的葉片一層一層環繞樹干,每一片葉子的位置,都像是用尺子量出來的一樣,看起來特別規整。
從天空俯視,這東西不像自然生長的植物,倒像是精心制作的藝術品!
這一發現引起了全艦的猜測,有說這東西是某種特殊用途的生物高塔,比如通訊中繼,或者石油提取;也有人說這東西本身就是外星幼生期的外星戰艦;還有人說這東西是外星人的母巢或克隆中心。
總之,怎么說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