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森奉命聯系楓州軍,詢問魚眼運輸艦的情況,結果楓州軍也不清楚具體情況,只說魚眼人從沒放棄過抓捕人類,船上有人類俘虜的可能性非常高。
這就沒什么好說的了,暴風號追到運輸艦身后,幾炮轟碎船尾,令其徹底失去動力。
四艘登陸艇自艦腹脫離,迅速撲向運輸艦。
還是跟以前一樣,卓世強根本不想派薛毅飛上場,但老薛死乞白咧軟磨硬泡,死活非得跟著出任務,卓大艦長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最后只能妥協。
四艘登陸艇排成一行,以適當的速度沖向敵艦,并且在飛行中不斷調整方向,各自對準不同的位置。
一般來說,陸戰隊員都是執行空降任務,作戰環境是行星表面,登陸艇艦的情況非常罕見,它有個源自母星時代的專有名詞:跳幫!
愿意指從一艘船跳到另一艘船上,到了星際時代,才逐漸指代登艦戰術。
跳幫的位置不是隨便選的,暴風號根據此前觀察到的情況,確定了運輸艦的艙門位置,每一艘登陸艇的落點,都是一處艙門。
登陸艇迅速接近,在即將撞上敵艦的前一刻突然減速,艇頭直接貼在敵艦表面,吸住,然后激光切割裝置切開敵艦外殼,光束消散的一瞬間,早就做好準備的戰士配合行動,一個猛踹一腳,將切掉的艦殼踹開,另一個端起榴彈發射器,一口氣將所有榴彈全部砸進敵艦。
這里專門用來打開通道的榴彈組合,先是強光和巨響,再是迅速彌漫的煙霧,另外還有與兩枚榴彈落地后一分為二,立馬伸出機械腿,沖向距離最近的魚眼人。
若是沒有目標,則迅速奔向遠處,擴大控制范圍的同時就地警戒,而敵艦內的情況,也通過這幾臺機器人反饋到作戰小組的裝甲上。
暴風號的主屏幕已經分隔成十幾個小屏幕,每一個屏幕都是一臺機器人的視角,四個戰斗組都遇上了外星人,一、二、三組遇上的都不多,偏偏就薛毅飛那組人中了頭獎,和一群魚眼人撞到一起。
強光和巨響對魚眼人的影響并不是很大,但煙幕確實阻礙了他們的視線。
通過機器人的視角看到剛打開的窟窿后面有三十幾個魚眼人,負責叫門的不差錢和大壯都愣在那里,不知道該不該沖進去。
關鍵時刻,薛毅飛半點都不猶豫,推進器一閃,猛地將他送進敵艦。
機器人和熱成像系統將每一個敵人的位置標記得清清楚楚,他進入敵艦后一個翻身躲到一邊,手里的步槍接連開火連續命中,在大口徑步槍的跳躍和轟鳴之中,每一發子彈都準確落到目標身上,將視線中的魚眼人一一打翻。
為了這一仗,老薛特意選擇了一把大口徑步槍……說是步槍有點不準確,因為這支槍的口徑正好20毫米,達到了炮的最低標準,而且彈匣里裝的不是脫殼穿甲彈,就是聚能破甲彈。
魚眼人身上的裝甲根本沒用,碰上脫殼穿甲彈還好一點,了不過一槍穿個透明窟窿,遇上聚能破甲彈就麻煩了,高速金屬射流先擊穿裝甲,再因為裝甲的阻擋而分散,眨眼間將隱藏在裝甲后面的身體攪個稀爛,不比攪肉機出來的肉糜差到哪兒去。
說句老實話,老薛發現陸戰隊裝備這玩意的時候也很驚訝,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當年用來打坦克的東西,居然會在小型號之后裝備陸戰隊。
簡直就是驚喜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