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幾條通道里已經出現了魚眼人的身影,看他們的速度和方向,明顯是朝著這個艙室來的,薛毅飛馬上招呼大伙離開。
本著能不交火就不交火,盡最大可能收集情報的原則,特遣組按無人機探測出來的最佳路線一路前行,非常圓滿地避開了一路上的魚眼人,最危險的時候,特遣組與一隊魚眼人只隔著一堵墻,距離近的伸手就能摸到。
當時,只要魚眼人回頭看看,就能立刻看到躲在岔道里的特遣組,幾個隊員都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但凡哪個魚眼人回頭,戰士們就會立即開火。
好在魚眼人并沒有那樣做,他們來去匆匆,讓薛毅飛覺得,那個裝滿甲烷的艙室似乎非常重要。
如果此次的任務是破壞飛船,薛毅飛肯定啥也不說,當場就命令大壯引爆,但暴風號安排的任務是查看敵艦里的情況,確定船上到底有沒有人類。
在這個大前提之下,就算是破壞飛船,也必須有目的的進行破壞,比如吸引敵人的注意力,轉移敵人的視線之類,毫無原則的破壞并不可取。
繼續深入敵艦,薛毅飛也慢慢地看明白了,剛進這艘飛船時的那條通道,應該可以看成飛船“外環”,就像邊境上的戰備公路,所以岔路極少。
而進入飛船內部就不一樣了,這里相當于城區,到處都是迷宮一樣的岔路和艙室,也就是靠著無人機的及時預警,才能避開無處不在的魚眼人,否則根本不必魚眼人圍堵,沒走幾步就先把自己繞暈了。
別說是敵人的飛船戰艦,就是在自家的戰艦上,戰士們也不敢說不迷路,一旦離開了熟悉的區域,很多人都得靠個人終端導航,才能抵達目的地。
特遣組目的明確,在持續的躲避中不斷深入敵艦,但薛毅飛很快就發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越是深入敵艦,與暴風號的聯系就越微弱,隨時都有通訊中斷的危險!
這可不是什么好現象,他立刻與艦橋取得聯系,針對這一情況進行了簡單的交流。
卓世強的意見是必須和戰艦保持聯系,就算放棄深入敵艦的機會,也不能失陷在里頭。
薛毅飛的想法正好相反,他更期望盡快摸清敵艦的情況,為此就算與暴風號失聯也能接受。
最終還是卓世強說服了老薛——一旦特遣組與暴風號失聯,就算搞清了敵艦的情況,暴風號也收不到數據,那樣一來,深入敵艦還有什么意義?
解決的辦法不是沒有,拿無人機充當信號中繼器就好,可特遣組攜帶的無人機數量有限,承擔不起連續中繼的重任。
這不止是特遣組的問題,另外幾組人也都在深入敵艦的過程中遇上同樣的問題,卓世強當機立斷,將充當預備隊的另外幾組人馬派出去,一是為了加強偵察力量,加快摸清敵艦情況的速度;二是為了將更多無人機送上敵艦,悄悄建立屬于人類的通訊網絡。
嗯,界時各個戰斗組甚至不必深入敵艦,只靠無人機,就能把任務完成大半。
從理論上來說,陸戰隊根本不必進入敵艦,不過偵察型無人機都是小不點,它們只有偵察能力,沒有作戰力量,一旦發現船上有人類,就需要陸戰隊以最快速度趕過去。
至于作戰用的無人機,呵呵,最起碼也得有拳頭那么大,不然根本沒有殺傷力。
沒多一會兒,預備隊進入敵艦,他們抬著沉重的箱子,打開之后,數不清的無人機猶如狼煙一般升騰而起,沿著通道迅速分散,將敵艦內的情況分毫不差地送回暴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