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事情當然不會有什么波折,另一邊,吏部官署。
李正方也已經收到了消息,正在斟酌官員赴任一事。
安陽這個地方,是有些特殊的,第一,它不屬于桓國,但卻相當于在桓國境內,第二,他又是個邊郡。
因此,在秦國官員看來,到那里上任,并非什么好事。
而且蕭遠在信中,并沒有明確指出,指定哪一位官員任職郡守,只是要求吏部推薦。
以秦國政局來看,丞相府,御史府,四部三司,都是中樞機構,李正方權利是不小的,他的這個推薦,也會起到一定作用。
可就算他推薦某地郡丞,升任安陽郡守,估計那個郡丞也不會感激他,反而會認為這是在穿小鞋。
因為安陽地處問題,這也是他猶豫的原因。
李正方為人,喜權衡利弊,不過這時候,其屬官侍中從事楊清安卻是拱了拱手,說道:“大人,安陽郡守一職,不同他郡,如果處理不好,不僅大王怪罪,恐怕也會引起一些人的猜忌。”
明白他的意思,李正方政敵不少,看了他一眼道:“那以你之見呢?”
“下官斗膽,若有機會,敢請大人推薦。”楊清安直接道,他現在的官職,為從四品,而一郡長官,為正三品,若真由他赴任,這看似是升了,實則不然,因為吏部乃中央機構,楊清安也是真正的京官,前景是非常不錯的。
可他現在,卻主動要求去邊郡安陽,李正方聞言,還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瞪大眼睛道:“你說什么?”
“不知下官是否有機會任安陽郡守,如果可以,希望大人在君上面前推薦一二。”楊清安重復道。
“這!”李正方這次聽清了,卻是一下急了,與其說楊清安是他的屬官,其實他們二人,之間是有某種師生之誼的。
在他看來,楊清安的前途是不錯的,根本就沒必要去什么安陽,于是語重心長道:“清安啊,你政績不錯,又是士族出身,且大王之前,曾對你有過點名,說明較為重視,你在都城為官,前景是比地方更好的,而且安陽那個地方,你可知道問題所在?”
楊清安道:“下官明白,安陽地處桓境,又是鬼族入侵之門戶,軍政復雜,但就是這樣,大王還要選任郡守,非拿此地不可,這就說明,在大王心里,安陽非常重要。”
李正方搖了搖頭:“清安啊,你勇于任事,這我知道,可此事非同小可啊,一旦去了安陽,前途未卜不說,說不定,還危機重重啊。”
“大人所說,下官都有考慮,不過這些在我看來,都沒有治理好安陽重要。”楊清安堅持,之所以如此,也是有著自己的眼光和見解。
“這。”李正方臉上仍有憂慮,接著還是搖了搖頭:“不妥,不妥啊。”
“請大人成全。”楊清安繼續請求。
他一再如此,李正方怪異的看向他:“你真要主動去安陽?”
“是的。”楊清安回答的干脆。
見他如此執意,李正方思慮之后,無奈道:“好吧,但本官這里,只能起到推薦作用,沒有任命郡守的權利,這件事,還得看大王啊。”
“多謝大人。”楊清安拱手彎腰,深施了一禮。
李正方則是看著他再次搖頭,苦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