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棟為水利令丞。”
“周安為都水監,乃命所司下轄所有工事官員,及各地方官吏,協助張大人共修大渠。”
“令右龍武衛,隨行保護張大人安全。”
這場任命簡單明了,官職雖然五花八門,但直白點說,就是張景瑞主要負責,連同宣國現有的所有工事官員輔助,加之需要用到地方官員的時候,地方官員也得幫忙。
韓舉,王之棟等人下意識互相看了看。
接著,滿朝大臣只能是齊齊施禮高呼:“臣等謹遵王令——”
這場朝議過后,眾臣離去,張景瑞自然是被宣王留了下來,在王宮設宴,又親自款待了一番。
而在出王宮的路上,韓舉等人不約而同的走到了一起,對于此事,顯然是多有不滿的。
他率先說道:“大王一向英明,這次卻聽信了王肅大人的提議,召一外臣來此,修我國水利。”
“唉。”周安也嘆了口氣,道:“這一個外臣,現在倒好,我等還要協助他,這什么事嘛。”
“好了好了。”王之棟無奈道:“事已至此,抱怨無益,走一步看一步吧,若這張景瑞真能修好這大渠,倒也不是什么壞事。”
“王大人可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韓舉含沙射影道:“先不說張景瑞有沒有這個才能,即便真有,若其身上有秦王密令,借此修渠之事,大耗金銀,用以弱我國力,又該如何啊!”
“嘶……”聽他這么說,兩人不由倒吸了口氣,周安喃喃說道:“言之有理啊……”
“所以說,雖然協助他,但他的命令,聽不聽我們就得斟酌斟酌了。”韓舉道。
雖然宣王已經授權,但這次的水利工程,顯然不會一帆風順,張景瑞畢竟是秦國官員,毫無疑問,下面的宣國官吏,多半都不會聽他的。
在宣州停留了幾日后,張景瑞正式領命,開始下到地方,隨行跟著的,也有大批的右龍武衛軍。
不過其前腳剛走,后面姚廷玉就找到了宣王,于王宮書房中,略顯憂慮的說道:
“大王啊,這張景瑞是修渠的最高負責人,如果秦國方面,別有用心的話,后果將不堪設想啊。”
“丞相說的這些,本王也有考慮過。”宣王道:“如果修渠一事,有疲弱宣國的危險,那它同樣的,也有富強宣國的大利,本王選擇了相信張景瑞,這只是其一,其二,張景瑞雖然是主官,但他下面所有負責修渠的官吏,都是我宣國臣子,所以這個憂慮,是可以不作的。”
“話雖如此,但事無絕對,臣也只是想為大王分憂,如果真能修成大渠,臣一萬個贊同,畢竟,這于我宣國是有大利的。”姚廷玉又道。
“本王明白,丞相憂心了。”宣王微微笑了笑。
“那,臣就告退了。”姚廷玉施了一禮。
等其走后,謝紅菱也端茶走了進來,放于宣王桌案,忍不住道:“大王,我聽說這件事,有好多大臣都私下議論呢。”
“讓他們議論吧,這渠一修成,就不是議論的事了。”宣王端起茶杯,又話鋒一轉道:“紅菱啊,你覺得秦國,現在與我們的關系如何?”
“恩……”謝紅菱想了想,道:“不好說,但在此事上,秦王應該不敢亂來。”
宣王笑笑,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