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唐超來說,技術人員從來就不是問題,畢竟他有坎星、有航天中心的一大堆小綠人,哪怕他隨便從航天學院一年級拉來一些學生,他也能把火箭造出來。
可是基建問題,他怎么也搞不定。
用學生造火箭,他還可以推脫說本來就有技術,只不過是找一些機械加工人員把東西造出來。
可沒有制造工廠,以地球上的理論來說,他的零件是造不出來的。
除非他能虛空造物。
雖然從外掛的角度來說,他是可以在地球上把零件“變”出來的,畢竟東西是小綠人造在坎星造的,沒用一點地球的資源,他只是通過雙星之門把零件運了過來。
可他不能那么做。
那么做跟找死沒什么區別。
跟復興的交易和玩推進器的時候都知道找個倉庫把東西擋起來,做這個是時候更應該準備充足。
只不過基建問題真不是一天兩天能建起來的。
放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
一是把所有的零件都委托被私人公司生產,然后再租用一個私人航天公司的組裝車間進行總裝。
二是一部分零件委托給私人公司制造,然后在自己公司的組裝車間里進行組裝。
他個人還是比較偏向第二條路的。
只要所有的技術都是自己的,哪怕找其他的公司代工,最后出來的東西無疑都是自己的。
就像現在造手機,只要核心技術是自己的,就算零件來自世界各地,那么最后造出來的手機依然是某某公司的,而不是生產零件那個公司的。
商業時代嘛,就應該這樣,美瑞肯搞的這個月球大獎賽也是想試試純商業環境下的登月水平。
至于最后的組裝用上星際領航者自己的車間,對基建部門來說,應該不是問題。
廠房跟其他的東西不一樣,這東西就是鋼結構的鐵皮大倉庫,然后往里邊塞一些設備就行了。
國內造過很多,技術絕對成熟。
如果讓建筑設計院那邊修改建造順序,把曾經第一優先級的辦公樓和宿舍樓延后,把廠房往前提,應該能趕在他們總裝之前建起一座總裝車間。
一邊造火箭一邊建廠房,也不是不可以。
甚至在地球上他都不算比第一個,現在就有在室外工地上造火箭的技術狂人。
這次畢竟是自己的團隊參加比賽,并且還想帶著自己的公司出鏡,如果全程都在別人的公司里進行,那太不像話了。
懟美瑞肯也使不上什么力氣。
他倒是想等基建全部完成,然后拍宣傳片的時候把大全景拍進去,可是為了趕時間,估計夠嗆了。
美瑞肯那幾個大公司的技術基本都成型了,很多公司的月球著陸器都出來了,再搞個上升器,人家差不多就可以發射了。
所以必須是第二條,抓緊時間的同時自己這邊要起一間廠房,最后帶著自己的公司有點參與感。
想到這里,他就在扣扣上找到了趙立。
這位現在是他的直接聯絡人。
唐超:【趙立,趙立,情況有變,停止畫圖,over。】
趙立:【???】
十秒鐘之后,趙立就把電話打過來了。
“董晨先生,您這又……呃,您這啥意思?”
“沒什么,就是計劃有變,之前的方案可能要改了。”唐超舔舔嘴唇說道。
“……”
這就是傳說中的甲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