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個“累加時間”相當的長。
因為陽光太“博愛”了,四面八方的照射,沒有一個重點。
自然的光不成,那就人為的加強它。
激光不同于陽光那么博愛,它更加聚集,兩者對光帆飛船的區別就相當于微風和高鐵。
微風吹拂全世界,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它,但是它吹動一張紙都費勁。
高鐵只能在特制鐵軌上運行,但是被它懟一下,一輛車都能給你懟上天。
正好,光帆飛船也要按照一定的軌道飛行,所以用激光驅動它就再合適不過了。
因為地球上有大氣層的干擾,所以把激光陣列安裝到太空最合適。
那么往“天庭空間站”上裝幾臺也屬于正常操作。
咳,實際上它們是什么,了解一些技術的人應該都懂,但什么事都講究一個名義,只要名正言順了,那就會少很多麻煩。
你要是想做實驗,你也可以裝嘛。
正好,哪怕沒有唐超的協助,天夏的電磁彈射技術和激光發射技術也是世界頂尖的,有了唐超的幫助,那就更上一層樓了。
對了,月球上也要裝,正好有現成的創意,就是月球隕石坑電磁彈射器和月球激光陣列。
甚至建在月球上的東西可以往大了造,畢竟空間站的地方有限,但是月球上的地方可大了去了。
唯一麻煩的就是零件運輸和建造方面。
如果等月球工廠建起來之后就好說了,可是建造月球工廠一樣很麻煩,并且極其消耗時間。
外星人隨時可能會來,“賭時間”太冒險了。
反正不管怎么樣,這都表明人類可以在太空中建立防線,哪怕比較弱,但是也能表明一種態度。
老科學家問了問唐超的意見,畢竟太空防線的建立少不了領航者公司的協助,天庭空間站和月球基地都有領航者的份,并且份額還不少。
唐超自然沒啥意見,反正都是之前敲定的計劃,這次只是加幾個小東西,只不過建設速度可能要加速了,因為要趕時間。
不過不要緊,公司可以擴張招工,還可以采用新型生產技術,頂得住。
時間上應該沒問題。
并且很多專業人士也都分析過了,那枚不明探測器待在火星軌道不出來,也不挪窩,也不來地球,只發送了一次信息就沒了聲音,很可能外星人的技術也不怎么樣。
之所以能來到這里,可能跟人類發射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一樣,純粹是靠時間才浪了這么遠。
這枚不明探測器經過太陽系的時候被太陽引力捕獲,穿越太陽系的時候正好沒撞上外圍行星,但到進過火星軌道的時候還是被火星攔住了。
考慮到時間因素,對方現在的技術肯定要比探測器發射的年代先進,但是應該沒有太過先進。
因為如果他們發展出了某種“超光速”飛行技術,不管是空間跳躍還是曲率飛行技術,探測器往這個方向飛了,如果目標明確的話,那么目前最先進的飛船應該比探測器先到。
既然外星人沒來,僅僅是探測器到了,那么說明對方不具備“超光速”移動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