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什么任務需要緊急起飛,那大概就是軍事任務。
而軍事任務就不用考慮什么大載荷和異體載荷了,都是造型規整的導彈和炸彈,小載荷跟小貨倉的飛鏢級軌道穿梭機照樣可以勝任。
大不了同時起飛十架嘍。
哪怕同時起飛十架,它的準備時間也比冒險之星短得多,所以這方面冒險之星也沒啥勝算。
也因為這些原因,不少業內人士都感覺冒險之星的定位有點迷。
“難道真就是為了做技術展示?或者是被領航者刺激了,進入了無腦比拼模式:我不僅可以,我還能造更大的?”
這些事情現在都不得而知,畢竟冒險之星在發射臺上還沒發射,能不能順利的進入太空都是問題,所以它的后續定位是什么,還得看美瑞肯方面后續打算干什么用。
至于那些前期的計劃,看看就好。
前期計劃都是用來修改的。
后邊的試飛非常成功,冒險之星順利的進入了太空,美瑞肯玩“一鳴驚人”的底氣同樣是高超的技術。
不過在宣傳方面,美瑞肯確實更勝一籌,入軌成功之后消息瞬間傳遍全球,各種“第一”的名號和成就往上套,玩得不亦樂乎。
這建立在它幾十年經營的、非常強大的文化輸出平臺上,這一點領航者怎么也比不了。
最起碼現在比不了。
知道冒險之星試飛成功,唐超就不關注了,畢竟這個東西影響不了他,他也說了,讓公司也不用太過關心,只要按照之前的計劃進行,公司發展沒有任何問題。
畢竟美瑞肯那邊還是不夠自信,因為這次的冒險之星試飛只是空載試飛,任何設備都沒有攜帶。
同一時間,在外界得到消息,說冒險之星已經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外界正在歡呼的時候,美瑞肯航天指揮中心卻忙做一團。
冒險之星的大問題沒有,小毛病卻一直沒斷過。
“怎么樣,28976接觸器還是沒反應嗎?”
“是的,已經確定沒反映了。”
“好,那就記下來。”
“NF92焊點出現了裂縫,我們不放心裝在那里的監控探頭看的非常清楚,通過外形觀察和次聲波探傷,問題倒是不大,應該可以安全降落。”
“TA-1號路線報廢,顯示為727,應該是過熱燒毀了,飛控計算機已經自動切換了備用路線,目前情況穩定。”
“8號反應控制系統出現了問題,推進功率不足,如果想做機動,要注意它的推力……”
不停有壞消息匯總過來,好在到目前為止還沒出現什么大問題,所以每次小毛病匯總過來之后,技術人員都會做一個總結,然后記錄在案,分析這些小毛病對之后行動的影響。
影響不大,任務就繼續,回來之后維修的時候改掉。
這是一個測試機必要的步驟,沒什么。
如果影響很大,那任務可能就要暫停了,甚至過于嚴重的話,本次測試任務可能還會失敗。
“還好,這些問題都在我們的預計之內,省掉了大量的測試,有這樣的結果已經很不錯了。”
當初在會議室做出“刪減測試,快速試飛”決策的人基本都在這里,命令就是他們研究決定的,他們當然要負責,知道情況還算可以,他們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如果這次完全成功,那我們就能取回領先地位了,大統領閣下應該也會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