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國家隊不同意了,領航者高層也不同意。
太冒險了!
所以說做老板有做老板的好處,同時也有不好的地方。
領航者高層用國家任務的名頭勸他放棄了,國家隊也用國家任務的名頭勸他放棄了,他也想了想,這次確實是國家任務。
四名宇航員都是極其專業的宇航員,為登月認任務訓練了很長時間,整個過程是要給十幾億國民和幾十億外國人看的,里邊摻一個私人航天公司的老板確實有點……不兼容。
所以算了。
當然,這次算了。
下次領航者自己登月的時候,他這個領航者的領航者說什么都要第一個去!
至于說領航者什么時候自己登月,當然是他說了算。
因為他是公司老板,是BOSS!
所以他制定了一個時間表,如果任務進展順利,領航者的第一次登月就定在兩個月后!
然后不管眾人的震驚,他就甩甩手去紅薯島發射中心了。
這次不能去月球了,怎么也得現場看看,同時指揮著公司每天往外放一些此次載人登月任務的相關信息。
只不過已經找到水和飛船裝有燃料提取設備的關鍵信息拖著沒說。
看了這些發出來的信息,人們的輿論也發生了變化。
“好家伙,這有點冒險吧,飛船飛過去燃料直接用盡,四名宇航員難道不回來了?”
“是啊,長時間駐留也不用這么搞吧?這破釜沉舟的架勢,萬一出點問題呢?”
“這艘飛船不會也當基地永遠不回來了吧?我看它也挺大的,40噸,比之前的月宮二號就輕了10噸。”
“領航者的太空設備質量都夠大的,都是幾十噸幾十噸的搞,牛批!不過這次是不是莽了點,畢竟這次真的會搭載四名宇航員。”
“我感覺他們應該有后手吧,要不然飛船就不應該叫飛船了,直接叫月宮三號月球生存艙多好?叫飛船肯定能飛的。”
“對呀,雖然最早的載人飛船是個球,但人家既然叫了飛船,就能證明人家能載人發射出去,也能載人返回地球。”
“我也是這么認為的,雖然現在的飛船都長得千奇百怪,但是命名還算講究基本法,敢叫飛船的都是有來有回的航天器。”
“我也這么覺得,哪怕領航者敢胡來,但這次明顯是天夏國家隊牽頭的國家項目,宇航局也不會由著領航者公司胡來,既然任務繼續進行了,說明宇航局簽字了,那么這里邊肯定有我們不知道的情況,還是建議觀望一下,看有沒有后期信息放出來。”
就在這種情況下,多艘航天設備專用運輸船就分別停靠在了濱海市和紅薯島碼頭,設備運到到發射中心之后開始有序的檢查和組裝,一切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另一邊,被吐槽效率慢的美瑞肯宇航局,他們也急了。
天夏這邊的提速太快了,三天兩頭的提速,哪怕他們已經減少了很多測試項目,最終還是被天夏的發射日期超過了。
美瑞肯這邊的日期最早只能定在3月29日,比天夏晚個差不過半個月。
一個月中,一個月末。
至于重新登陸月球的日子,得到4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