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如此來的留言很多,宇航局跟航天公司也在組織人說盡量的每一條都翻看一下,然后摘除一些覺得不錯,可以做回復的信息供更高層篩選。
現在還忙得過來,如果后邊忙不過來,可能后邊就不看了,所以發言較早的人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要說抵擋輻射,那當然是不可能讓宇航員硬抗了。
事實上領航者對宇航員的輻射防護非常重視,畢竟人類的身體比小綠人差遠了,所以他讓坎星那邊針對人類特性開發了很多輻射防護設備和藥物。
首先,雖然領航者說月宮二號和奔月號的艙壁不能完全抵擋宇宙輻射是事實,但是他們的作用已經比其他太空設備的防護能力好多了。
要想設備空重小,有要保持一定的輻射防護能力,領航者已經可以做到地球最好了,不算是艙壁夾層還是外邊的特殊涂料,它們都是來自坎星的防輻射新技術。
然后是宇航員們在艙內穿的常服,說是常服,其實并不是直接從普通商鋪里采購的衣服,月球艙內常服的材料一樣來自坎星科技,它也有很好的輻射防護性能。
再就是定時服用藥物了。
領航者為登月宇航員準備的藥物效果很好,如果不是日積月累的長久輻射,只是一兩天的輻射影響,有些藥物可以很有效的對細胞進行修復,以此來提高抗輻射性,另一些藥物則是增強體質,直接增加身體的輻射耐受性,從根本上減小輻射影響。
最后,就是對生存艙進行改造,讓它擁有更好的輻射防護性。
月球的突然很松散,并且本身太有微小的電荷,如果把他們堆集到一定的厚度,它們就可以對宇宙輻射、太陽風和微隕石撞擊產生很好的防護能力。
已經有很多航天機構或個人對人類未來的月球基地做過設想和展望了,也提出了很多可行的辦法,但是他們不辦法不是消耗巨大,就是耗時極長,或者對技術要求非常高。
但是唐超不一樣,或者說天夏人不一樣,他們就有一個耗時極短,技術要求又不高,消耗有不大的方案。
這種方案雖然對于人類的航天科技發展來說沒有任何進步,對于人類長期的外星生存計劃也沒有多少用處,但是要在短時間內提升外星居住區的安全保障,并且居住區還不算太大的話,簡直就是神跡!
那就是——堆沙袋!
沙袋,不管是防汛沙袋還是防彈沙袋都非常出名,它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臨時工事,并且成包運輸方便。
如果地方合適,連材料都不用管,直接拉過來一些空袋子,然后就地取材就行。
月球上也是一樣。
月壤本來就有防護能力,宇航員用鏟子把它們裝進沙袋,然后堆碉堡一樣把居住艙圍起來,可比很多計劃里的自動機器人工作快多了。
眾所周知,自動設備在月球和火星都會變成蝸牛速度。
而人類的到來,將大大提高工作速度。
宇航員本來就要做科考任務,大部分時間都是跟月壤和月巖打交道,反正是用鏟子鏟,直接鏟進沙袋里也是一樣。
這次為什么一次性下來四名宇航員,為什么不是跟美瑞肯一樣的兩名,兩名登月宇航員多省心?
還不是為了多兩個人裝沙袋!
為什么傳統宇航服變成帶動力的硬式宇航服?
還不是要讓宇航員扛起沙袋來更省力!
而且月球重力本身就小,所有的東西到這里重量都會減少。
在這種地方扛沙袋,一口氣抗六袋,不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