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期間領航者還會往基地里發射一臺大型的可活動龍門吊,畢竟那些設備降落的再準確,也要離得稍微遠一些,萬一出個意外把其他設備撞了可就糟糕了。
設備各個都離得那么遠,宇航員想換場地就得穿上艙外宇航服折騰好幾次,太麻煩了,而且多次穿戴宇航服并且進出基地,會無形中增加發生危險的可能性。
所以它們需要可活動的龍門吊把它們聚攏到一塊,然后利用折疊通道把所有的艙室都連起來,那時候再轉換場景直接走通道就行。
這種互相連接的模式才能叫基地,一個一個都不溝通的,那只能叫“帳篷營地”。
宣傳視頻里先出了最后完成的基地樣式,然后開始一個模塊一個模塊的進行解析,基本上是一天介紹一個模塊。
各模塊的介紹都很詳細,看完模擬圖之后再插入鏡頭,展示各個模塊的制造進度。
好家伙,人們都驚了,領航者整活果然不一般,唐超整活更不一般。
上次唐超進入太空之后,領航者就開啟了正式的商業太空游。
這次唐超登上了月球,領航者這邊的月球基地模塊竟然都快要制造完畢了。
下次,唐超會不會直接去火星抓那幾個外星人啊?
“我是不是穿越到未來了,現在航天設備的制造已經這么輕松快速了嗎?這還是龜速發展的航天工業嗎?”
“是啊,我還以為航天工業一直在退步呢,單看結果的話,幾十年前美瑞肯登月輕而易舉,現在美瑞肯登月竟然失敗了,退步的太明顯了,可是現在領航者的情況又顛覆了我的認知,牛批!”
“我現在毫不懷疑領航者會造出第一艘飛往火星的載人飛船,我只想知道唐超會不會在上邊,繼續獲取各種第一的稱號,如果是火星的話,那他獲得的第一稱號絕對會更多。”
“那以后介紹的時候不得加一堆前綴嗎?不是第一的稱號估計都不好意思往上加。”
“其實人類現在就可以飛往火星吧,馬一龍的星艦火箭不就是為了去火星造的嗎?而且這次領航者也展示了地球軌道燃料加注技術,如果他們合作一下,是不是就可以去火星呢?”
“不行吧,別把去火星想的太簡單了,去月球都那么困難了,去火星的難度要上升好幾個量級,一個不小心宇航員可能就死在飛往火星的路上了。”
“是啊,‘去火星’三個字說的簡單,可是光路程時間都要好幾個月,幾個月的時間待在狹小的空間里,人的心理壓力太大,而且月球好歹就在地球旁邊,地球延展出去的磁場多少可以給月球擋住一些與宇宙輻射,等出了地月系統,那就真正的暴露在太陽和宇宙輻射的籠罩下了。”
“確實,宇宙輻射太厲害了,而且幾個月的失重環境對宇航員的身體傷害也很大,估計第一次登陸火星不會待很長時間,頂多幾天就得趕著窗口再回來,所以宇航員到了之后必須馬上開展工作,這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二次摧殘,回來又是幾個月,前前后后可能要在太空飄蕩一年時間。”
“臥槽,一年時間,在地球軌道上的空間站里工作一年時間就相當厲害了,在遠離地球磁場保護的宇宙空間里待一年,宇航員的身體會被宇宙輻射和失重搞成什么樣?”
“所以說啊,去火星沒那么簡單,如果不做準備就去,只能像人類第一次登月那么匆忙,插個旗,其實應該學習領航者的,先把基地發射過去,可以讓宇航員安心的在里邊居住,要不然就太緊急了。”
“還是看領航者的吧,我相信它絕對會給我們很多驚喜的,現在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