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升!
很合適。
唐超解釋它們的名字來自“愚公移山”,是一位老者毅力挖山移山,然后感動上天,天神派力士下凡,然后背山飛升挪移的故事。
并不是他在嗶站“考古”的時候偶然看到了某“大威天龍”視頻來的靈感。
要移山,飛升引擎的推力必須大,所以它的單臺推力達到了600噸。
這種單臺推力當然不算地球最大,但卻是最合適的。
一共25臺飛升引擎集成在移山號超級火箭的助推器上,可以提供15000噸的巨大推力,輕易將自重10000噸出頭的滿載移山號超級火箭托舉上天。
等到達一定高度,助推器脫離,運載器上的7臺飛升引擎點火,4200噸的推力推著運載器飛向太空軌道。
使用液氫液氧燃料雖然讓飛升引擎的制造難度和成本增加,但卻給了它極廣的應用范圍。
低空、高空、真空,只要有水就可以。
偏偏它的制造公司是領航者,所以難度什么的約等于沒有,只剩好處了。
現在領航者已經聯合天夏航天局在月球建立了基地,并且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冰礦,氫氧燃料提煉設備也發射了上去,奔月號飛船隨時可以攜帶燃料從月球上起飛,給月球軌道和地球軌道上的設備提供一定的燃料補給。
更別說移山號的運載器本身就是一艘太空飛船,飛升引擎屬于智能引擎,可以智能調節推力大小,那么它可以在高空擺脫地球重力飛入太空,在月球上起飛自然也是輕而易舉。
它的燃料罐可是巨大無比的,哪怕在太空里沒有補充燃料,它依然可以自己飛到月球進行燃料補給,并且再次起飛進行遠航。
畢竟移山號超級火箭的近地運載能力達到了280噸,月球和火星的運載能力也有120噸和100噸。
這還是不進行太空軌道燃料補給的能力,如果在軌道上進行燃料加注,它可以把更重的東西運到月球和火星。
有了它的加入,對近幾十年內,也就是近未來的地球軌道建設、月球基地建設、火星基地建設,還有更遠的太空探測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它的貨艙直徑達到了20米,可運載的模塊大小范圍就大大增加了。
在太空里,越大的模塊自然代表著舒適性提升、航程提升、可攜帶設備的復雜性提升。
這么說吧,只需要發射三次,它運載的模塊就可以在太空軌道上組建一艘飛往火星的正式飛船。
而在唐超的最新計劃里,火星飛船的長度超過百米,裝有展開直徑50米的中型模擬重力艙,使用先進的離子推進器,一個月內就能在火星靠近地球的時候飛過去。
這艘飛船可以攜帶10名宇航員,兩架火星登陸船,一座容納10名宇航員一個月生存的火星生存艙和幾臺簡易的火星代步車。
這是唐超最新的計劃,計劃名稱已經在公司制造序列里了,但是具體內容還沒更新,只要他更新了內容,這艘飛船就會加入制造序列。
這都是后邊要整的活,他可不會在這次發布會上公布出來,畢竟這次會議還是以天庭空間站為主,移山號超級火箭為輔。
別看超級火箭加了“超級”兩字,而且重達10000噸,比空間站的約2500噸重了4倍,但它的重量絕大部分都是氫氧燃料,“水”的很。
不過當他說完移山號火箭的事之后,現場和網絡上的反響好像比之前公布天庭空間站的時候還激烈。
他疑惑了一下,但是馬上就反應過來了。
“人類果然是視覺動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