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說要用天庭空間站計劃來養人、養技術、養公司,說的就是這個。
那些小艙室領航者就不摻和了,工業區的大艙室才是它的主場,畢竟別人想做都做不了。
維修艙就停在了天宮空間站的“旁邊”,雖然不近,但是剛好可以被里邊的宇航員和太空游客看到。
甚至利用一些攝影設備和望遠鏡,可以看的更清晰。
現在的直播鏡頭就來自空間站自帶的一組光學望遠鏡加攝影機。
鏡頭里,它果然沒有跟升級版的天宮空間站進行對接,而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就打開了維修艙的艙門。
銀白色的維修艙艙門開始打開,它的打開速度不快,但因為艙門很大,所以每一分打開角度都很明顯。
等艙門打開到一個角度之后,網友們有些震驚,因為維修艙里邊并不是人們想象的空空如也,而是有一艘太空船。
它看起來有些像奔月號飛船,只是從比例來看有些小,并且外形更加復雜。
它的外邊有好幾條機械臂和機械框架,一看就是太空工程設備,而不是單純的飛船。
“這就是計劃中要配備的工程飛船嗎?沒想到直接塞在維修艙里發射上來了,牛批!”
“我還以為里邊就是空的,沒想到領航者還真是一次又一次的給我驚喜。”
“這種套娃發射對于火箭的穩定性要求非常高,而且這次還是火箭首飛,不得不說,領航者的膽子真不是一般的大。”
“不知道這艘飛船是有人駕駛的還是無人駕駛的,它什么時候開始執行任務呢,想看。”
“應該是無人的吧,現在無人技術也很成熟了,要是加裝載人模塊,飛船的設計和制造要復雜好幾倍,所以我感覺設計成無人或遙控的就差不多了。”
“確實,這里又不是戰場,不需要太注重靈活性,所以有沒有人都無所謂,甚至無人反而可以把它的性能發揮到極致。”
“管它有人無人,我現在只想看它抓衛星,上邊的那些機械臂就是用來抓衛星的吧?快點搞起來!”
等這艘太空小艇慢慢的飛出來之后,領航者航天這邊才給出了它的具體數據。
小艇的長度確實沒有奔月號大,它只有9米的長度,直徑也不過5米,不過重量倒是不小,達到了驚人的100噸。
也就是說它一個長度9米,直徑5米的“小東西”比長25米,直徑7米的星空客棧還重20噸。
它之所以這么重,就是因為它是“實心”的,它沒有載人的加壓艙室。
它可以無人飛行,也可以被遙控飛行,然后沖入太空垃圾帶,去“打撈”那些混在太空垃圾里的報廢衛星。
是的,正因為它要去沖太空垃圾帶,所以它攜帶了堅固的外部裝甲。
它的結構和外殼都不是一般太空設備的結構,它是按照裝甲車的防護性能建造的。
就連它后邊的三個主推進器都是防彈的,被太空垃圾碰撞也不會損壞。
也正是因為它后邊的三個主推進器太顯眼了,所以在領航者還沒有公布它的名稱之前,網友們就給它起了一個外號,叫做“太空三蹦子”。
三個轱轆是用來走路的,三個推進器也是用來“走路”的,差不多,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