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他們成功了對我們的安全也是一個保障,就不用每次進入太空的時候進行祈禱了。”
“話說,我們的國際空間站也確實老化嚴重,我們什么時候可以住進新的空間站?”
“不知道,現在國際上有的只是幾個小的商業空間站項目,然后就是天夏的天庭項目,老天,它簡直就是太空巨無霸。”
“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機會去里邊,也不知道上邊到底有沒有打算跟對面合作……”
就在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憧憬的時候,唐超那邊已經上手開始拆衛星了。
他們要把受損的模塊拆下來,要把落后的設備拆下來。
十幾年了,一些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很快,就比如太陽能電池板,它就更新過好幾代了,這次升級肯定要換新的太陽能電池板。
它可以用更小的翼展提供更多的電能和更高的電壓。
不僅僅是因為先進,之前被撞擊的地方舊太陽能電池板也有份,它也被撞了一個洞,導致太陽能板的轉換功率下降,再加上其他亂七八糟的原因,下降的程度還不小呢。
所以,必須換新的。
哪怕是因為強迫癥,不想看到破碎的太陽能電池板,也得換新的。
等真正上手了,他們感覺這種事好像確實……很簡單。
甚至他們在地面敲定的升級方案也不是100%適合。
因為太空情況確實不一樣。
為什么他們在地面造衛星的時候要小心翼翼,一些結構要反復的商量,因為這顆衛星不是造出來就能使用的,它中間還要經歷一段“暴力運輸”,它里邊的很多結構都是用來應付這個的。
但是在太空里對衛星進行升級,這個“暴力運輸”的問題基本不用考慮。
因為這里已經處于微重力環境了,不用再為了擺脫重力而超級加速,這里也沒有厚重的大氣層,不會有劇烈的摩擦,各種震動、晃動、加速度影響當然會小很多。
所以他們就可以對衛星的升級改造更大膽一點!
這種情況,導致他們把能拆的都拆了,只留下完好衛星框架,他們就暫時停了下來。
他們要跟地面聯系一下,他們或許可以在太空搞個究極魔改版本的新衛星。
如果這個能改,那就不是一顆衛星的事了,會是很多顆衛星。
跟它同一型號的衛星,已經有進入大氣層燒毀的了,也有快“報廢”的,還有當初發射都沒發射成功的。
如果這個能起個好頭,那之后那些衛星維修升級起來,將會方便很多。
尤其是那些當初因為各種原因沒發射成功的,明明進入了軌道,卻沒有運行過哪怕一天,簡直太虧了。
現在,它們有了重新入列的希望。
他們想到了,很多人也想到了。
“好家伙,因為火箭或衛星本身的問題,地球軌道上確實有一些衛星沒有起到作用,如果能修好,那簡直太節省資源了。”
“對,衛星的制造材料可都是很珍貴的,如果真能把它們修一下重新投入使用,即對得起科學家們的辛苦設計,又對得起衛星的本來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