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移山號火箭挑大梁,還是沒有提前公布載荷是什么,到最后貨倉打開,又是一個收縮狀態的旋轉模擬重力艙。
眾人:“???”
這種既視感……
時間倒流了?
不可能啊?
“咦,領航者航天這是要干什么?是咱們群體穿越回過去了?”
“不可能,時間沒變,而且由移山號火箭運上去的那個中型旋轉模擬重力艙不是在工業區轉著嗎?企業號飛船加注燃料的時候還拍到了。”
“對呀,難道天庭空間站的方案又改了?又要加一個模擬重力旋轉艙?”
“又改了?其實多一個模擬重力艙也不錯,模擬重力艙多了,體驗價格應該就降低了,說不定我也可以花錢去體驗一下。”
第一天,就在這種討論中過去了,領航者也沒有任何表示,只是回收了移山號火箭,然后進行檢查,準備下一次發射。
這個期間內,新發射上來的模擬艙沒有任何動作,也不展開,也不跟任何航天設施對接,就跟天庭空間站的工業區相距幾千米那么懸停著。
一般人還真不敢在太空這么玩,除了飛船或送上來的模塊對接時會靠這么近,然后對接上,平時誰會讓一個大家伙在幾千米外伴飛呢?
雖說兩者之間的距離是“靜止”的,但萬一呢?
萬一出個意外,突然要發生撞擊,幾千米的太空距離還真不好躲。
在外太空,幾千米就跟“緊挨著”沒什么區別。
領航者就敢這么玩。
只有在對自己的設備有絕對的信心,并且對周圍環境有絕對掌控力的時候才敢這么玩。
隨后,事情愈發的魔幻了。
不僅移山號火箭出動了,連半退休的遠航號火箭也出動了。
一節一節的太空艙段被運了上來,然后跟中型模擬重力旋轉艙對接。
有移山號運載器和遠航號火箭的對比,可以看出這些艙室都非常的巨大。
移山號運載器運送的艙體直徑都超過了10米,遠航號火箭運載的艙室直徑也得有7米左右。
看模樣……好像是一個精簡版的“天庭空間站”啊。
有模擬重力環艙,對接在環艙兩邊的艙室都在一條直線軸上,后來又加了一個有多個對接口的節點艙,以及好幾枚大罐子。
節點艙空閑的四個對接口,分別對接上了兩艘登陸飛船和兩艘登陸生活艙。
這四個東西都帶著引擎口噴,所以肯定跟降落或登陸有關。
人們找了一些可以做參考的東西,發現跟月球基地的生活艙和登月船差不多對上了。
再看看這個精簡版的“天庭”……
“懂了!這是月球空間站!”
“對,我也是這么想的,你看看這旋轉艙,看看這些艙室,肯定是實驗艙,還有停泊口,以及停泊口上的生活艙與登陸船,肯定是新版的月球生存艙和登月船,最后的那些大罐子,那是燃料補給站,這妥妥的精簡版天庭空間站啊!天夏和領航者肯定是要擴建月球基地了,順便完善月球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