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回訓練這邊,他們這次有10名宇航員,所以唐超就準備了12臺動力裝甲,也就是這些宇航服,多出來兩臺備用。
眾人熟練的過程也很順利,跟之前訓練登月宇航員一樣,這些登火宇航員都用幻境訓練過,幻境里包括宇航服的使用,也同樣是外形不一樣,內在操作一樣。
這款動力裝甲跟宇航服差不多,它同樣是由穿著者先用力,然后助力系統跟隨“出力”,所以它不用訓練多長時間就可以熟練使用。
槍械也不少,但是被授權可以使用的只有四個人。
兩名領航者公司的宇航員和兩名國家隊的宇航員。
領航者公司這邊近水樓臺,選了兩名安保人員,已經訓練過不少時間了,而國家隊的宇航員,四個人里邊有兩人是科研人員,還有兩人則是傳統宇航員,也就是來自空軍。
作為空軍,他們自然是進行過槍械訓練的。
電磁步槍的使用并不復雜,給他們講解一下他們就了解了。
熟練完了火星重力、火星工作服,以及可能用到的武器,就該去熟悉火星登陸艇了。
火星登陸艇要比奔月號登月飛船大很多,登月船的艙體直徑是5米,而登火船的艙體直徑是7米。
直徑大,長度更大,達到了17米,而等月船的長度只有12米。
大小有差距了,那么噸位自然也要有差距,所以它們一個60噸,一個40噸,對比非常明顯。
可事實上火星登陸艇并沒有比奔月號重多少,它的重,是因為它裝載的燃料比較多。
而且跟奔月號通體都是加壓艙,燃料罐和引擎都在外艙壁上不一樣,火星登陸艇的燃料罐比較傳統,位于飛行器下方,是那種大罐子。
燃料在下邊,那宇航員就不能“開門抬腳下飛船”了,需要樓梯爬上爬下。
它的載人艙高7米,貨倉高4米,所以哪怕從貨倉下到地面,也有兩層樓的高度。
不過這兩架火星登陸船不用在外邊爬上爬下,而是在里邊爬上爬下就行了。
貨倉靠邊的地方有一個連接上下的樓梯,上打開艙門是載人艙,下打開艙門是燃料罐通道。
是的,直接在圓柱燃料罐里再套一個小圓柱,然后在這里邊搞一個梯子,宇航員們就可以直接從里邊爬下去,登陸到火星表面了。
而且這么一來,加壓倉庫就可以變成“氣閘艙”了,而爬行梯的管道就可以作為“清洗通道”來用。
吸入月壤對人體有害,吸入火星塵埃自然同樣有害,所以他們不能把火星塵埃帶進載人艙里。
于是,進出飛船的流程就來了。
爬行管道有強勁的吹風吸塵裝置,兩層樓的高度,宇航員在里邊爬梯子的時候可以使勁的吹風除塵,而且爬梯子的時候全身都要動,也就不會留下死角,可以除塵除的很干凈。
等所有人都爬到加壓貨倉,然后關閉下行通道的艙門,加壓艙室就可以加壓,宇航員就可以離開宇航服了,最后干干凈凈的爬樓梯進入載人艙。
載人艙里裝十個人綽綽有余,而且還是穿著動力宇航服的狀態。
由于這次他們是首次登陸火星,所以各個都要穿著動力宇航服。
如果確定登陸火星沒問題,降落發生危險的概率極低,那么以后再降落身穿單薄的艙內加壓宇航服就行了,甚至是只穿艙內工作服都行。
因為這次人們都穿著動力宇航服坐在載人艙里,所以原本盛放動力宇航服的貨倉會多出很多空間,正好,用來裝火星代步車。
7米直徑和4米高,大型的、足夠裝十個人的加壓車輛自燃是裝不下,但是多裝幾輛簡易的火星代步車還是可以的。
熟練完這些,他們終于到達了火星軌道。
紅色的火星,人類終于親自到達了它的太空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