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導師椅位置從左到右,燕菲和郭小肆坐在兩邊,左樂和張凱剛坐在中間。
雖然誰也沒有刻意說明,但觀眾都明白,四大導師以左、張兩人為先。
四大導師就位之后,主持人大董也走了出來,大概介紹了一下節目的初衷和開場詞,然后又介紹了一下比賽規則。
《演員來PK》主要流程是40名演員比賽,最終決出優勝者。
在賽制上還是做了一定的創新,那就是——演員定級。
節目組請了多位知名制片人,由他們綜合多維度的考慮,從自己職業角度給40位參演演員評級,總共三個等級,分別為S、A、B。
節目組將其稱之為市場初評級。
左樂坐在導師席上,手指輕敲面前的桌面,節目組這個規則,他之前就了解了。
從個人角度來看,左樂覺得節目組這個操作挺好的。
演員專業水準,除非是極高或者極爛,否則是很難直接區分的,所以如果想給演員評級,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市場定義。
另外再從節目組的角度來看,市場選擇往往并不會大眾觀念的結果一致。
很多大眾以為的老戲骨和優秀演員,在影視市場中并不吃香,相反,很多大眾嗤之以鼻的流量演員,很多都是市場中的優先級。
如果不出意外,節目的這個市場初定級,將會有很多出乎大眾意料的定級,進而勢必引出演員之間的矛盾和觀眾的爭議。
矛盾和爭議一出,《演員來PK》的看點和熱度就全有了。
導演組著實是一窩老陰批了………
………
左樂在這感慨,大屏幕上也接連閃過幾個知名制片人的采訪錄像,他們紛紛闡述自己的定級標準。
有完全看市場熱度的。
有看角色吻合性的。
有看能不能給他賺錢的。
有看口碑和演員名聲的。
有看熱度和流量的。
有看專業水準的。
每個制片人都有自己對選擇演員理解和標準,他們看待一個演員的角度也不盡相同,這也盡可能的體現每個演員的客觀市場評價。
每一個參賽演員,制片人不管了不了解,都按照自己的直觀感覺給出S、A、B三級評價。
節目組在統一該演員的評分比例,最終確定演員的初始等級。
在眾多制片人中,左樂還看到一個熟人——山河副總裁明言。
其擔任過《武林外傳》《亮劍》《闖關東》等大爆電視劇的制片人,哪怕在一眾知名制片人中,也算是權威級別的了,節目組請他,也是情理之中。
制片人的采訪片段播放完畢之后,幾個導師也交流了一下想法。
演員出身的燕菲以理度人,覺得這樣的評級是非常直白甚至是殘忍的。
如果換做是她,她可不敢來參加節目,讓人當眾評級,所以她很佩服這些來參賽的演員。
張凱剛也表示,這個評級制度從一開始就給參賽演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對他們心理素質絕對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左樂附和了兩聲,心思卻全放在即將登場的演員身上
節目組為了制造效果,只告訴了他們導師節目流程,保密了參賽演員陣容和他們評級。
哪怕是左樂,也只是通過其他渠道知道了其中幾個演員,但對他們的評級也不甚清楚。
現在,不但觀眾期待演員出場和他們的評級結果,就連幾位導師也很想知道。
………
節目組見氣氛起來,也沒搞什么幺蛾子,直接讓第一批演員出場。
先是兩個年輕演員,一男一女,左樂看了一眼,一個也不認識,看了旁邊三位導師,也都一臉懵逼。
大屏幕分出一個分屏,在兩個演員旁邊播放制片人對這兩名演員的定級時的考慮,也是隱約介紹一下兩人的履歷。
男演員是網紅出身,跨界到影視演了兩部網劇,都是男一。
幾個出場的制片人認為他演技稚嫩、沒有經驗,但運氣不錯,人氣尚可,加之起點高,表現還不錯,所以給他一個A級。
女演員是純新人,剛出道不久,有過幾個小角色,
制片人認為她前景好,另外風格和形象很像南韓的一個著名女星,但名氣太弱,評為B級。
隨著鏡頭,兩人領完自己的定級卡之后,來到演員休息室。
此時,演員休息室分成三個區域,左右為AB兩級,中間是S級。
其中S級的座位是沙發,A級的座位是靠背椅子,最差的B級,直接是一排寒酸的木箱子。
左樂看著搖頭失笑,節目組為了制造看點和競爭性,什么手段都用上了。
那些參賽演員,看到自己擠在B組的木箱上,看著旁邊S級坐著舒適愜意的沙發,心里能一點沒有想法嗎。
說他們是老陰批一點沒錯,太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