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畢竟是飾演謝若林這個角色的演員,正兒八經下苦功夫研究,對這個角色的理解甚至要更強于編劇。
他親自剖析謝若林,很快就成為了該問題排在前五的高贊回答。
以至于讓張澤十分后悔自己怎么沒大號回答,白白浪費一次圈粉機會。
………
謝若林這個角色在《潛伏》的定位很有意思,在出場之后,還被很多觀眾捧的很高。
有閑心的網友,還梳理了戴若琳在劇里的臺詞,同吳站長一樣搞出了一個【金句合集】。
上述的兩根金條算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其它的還有——
【將來和平了,就沒有信仰了,只有錢了】
【只要你一槍打不死我,我活過來了,我還能和你做生意,只要價格公道】
【嘴上都是主義,心里都是生意】
【………】
你不能說他這些話錯,但也不能把這些話奉為圭臬。
這位自以為聰明,是亂世唯一清醒的洞穿者,嘴上一套一套的,實際上仔細分析,此人不過是個墻頭草。
而且膽大愚蠢,自以為所有人和自己一樣唯利是圖,所以最終落得一個凄慘下場。
謝若林之所以會受到現實社會一部分人的吹捧,本質上是因為他是個精致利己主義者,雙方價值觀先天附和,自然要幫謝若林搖旗吶喊。
但實際上,別說和余則成、李涯這種信仰殉道者相比,就連吳站長這樣同為利已主義的同道,謝若林都差了不少格局。
起碼老吳曾經也是有過信仰的人,后來雖然思想轉變,但依舊尊重那些信仰者。
賺錢方面更不用說了,兩人根本不是一個段位,老吳撈得又多又安全,退路也安排的妥妥當當。
而謝若林卻大大咧咧,毫不避諱的賣情報,自身沒啥保障,卻敢干玩命的買賣,就算沒有余則成,碰上其他硬茬子,也終究難逃一死。
毫無疑問,《潛伏》劇情的塑造中,謝若林是絕對非褒性的,但卻因為他的一些歪理,陰差陽錯成了一些人的“人生導師”。
張澤對此是無奈的,但同時也必須承認,正是因為這個角色帶來的爭議性,給他帶來了不少人氣。
來到山河多年,他終于拋開了“警察專業戶”的名頭,有了新的代表作和深入人心的角色,算是給他的職業開辟了新道路。
“兄弟,好好干,堅持住,咱能力擺在這,總有貴人能瞧見,把咱拉出泥潭。”
張澤舉杯和汪大治碰了一個,又語重心長的說了一句,也不知道是勸汪大治,還是勉勵漸漸出頭的自己。
汪大治非常感動,雖然張澤這句話特別像心靈雞湯,但有時候人就需要這種心靈雞湯來振奮鼓舞精神。
他把杯里的酒一飲而盡,豪情萬丈道。
“哥,你給我三年,不,兩年,兩年之后咱哥倆肩并肩一起拍戲,到時我就不是龍套了,不是男一男二,也得是個主演。”
“好兄弟,哥哥相信你。”
“啥也不說了,哥,一會咱去基地旁邊的足療店洗洗腳,弟弟請客。”
“不行不行,公司有規定,你嫂子查的又嚴,我不能做對不起她的事。”
“哥你想哪去了,正規足療。”
“正規啊……那有啥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