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樸實厚重,尚武之風深植朝野,可為何秦國沒有一只攻必克、戰必勝的強大軍隊?
三個問題,猶如一把鋼刀,直插秦孝公肺腑,孝公微不可查的嘆了口氣,眼神復雜。
守富饒之地而貧窮,用強悍之名而兵弱,踞山川形勝而淪喪。
這些問題,又何嘗不是他心中之痛!
而與此同時,孝公也對面前的商鞅有了一絲羞惱,他不是惱商鞅提及秦國痛處,而是認為商鞅以秦弊而邀寵。
說白了,前兩次的面試,讓孝公對商鞅失望之極,認定商鞅是個只會夸夸其談的庸才。
所以,哪怕這次商鞅這回說到點子上,先入為主的孝公也沒覺得商鞅有什么厲害之處,畢竟秦國的弊處,但凡有識之士都有目共睹,并不算什么高見。
所以孝公有些譏諷地反問了一句。
“然而先生又該如何,王道、仁政,還是無為啊?”
商鞅淡定一笑,深施一禮,整個人變的鋒芒畢露。
“這些玄談,俱往矣。”
孝公看到煥然一新的商鞅,姿態微微有些轉變,重新給予了商鞅一定的尊重。
“渠梁愿聞先生新論。”
之前就說過,商鞅此時要保持君臣之禮,舉止不能太過肆意,但又要表現人物此時的激動,那么只能從臺詞與語氣上下功夫。
所以,當商鞅再次開口的時候,語調明顯不復之前的沉穩,開始抑揚頓挫,激昂慷慨起來。
【聲臺形表】作為演員的四大基礎功課,作為視帝影帝雙滿貫,陳首明的業務水平自然是爐火純青。
而且這位也算業內有名的“臺詞怪”,臺詞向來以鏗鏘有力著稱。
情緒、聲調、感情、轉換等各方面都做的盡善盡美,至今仍有各種經典片段在網上流傳,展現他精湛的臺詞功底。
此番飾演商鞅,表現出來的效果比他之前那些經典片段絲毫不落下風。
“鞅的強國之道,乃法家精義之學,與前述幾道玄談天壤之別。”
陳首明擲地有聲的臺詞,也極大的激發了侯永的狀態,他直起身子,神色再次凝重兩分。
“敢問先生,何為法家強國?”
“法家強國,務求國家實力增長,務求激勵朝野士氣。”
接著,商鞅又歷數魏、齊、楚三國變法利弊,認為三國變法只是半新半舊,并未觸及根本,明為法治,實為人治。
這種變法只強一時,不強長遠,遇明君則盛,遇昏君則亡。
所以商鞅認為,秦國如果要變法,就要走根本強大之路,徹底成為法制之國,才可以避免這些弊端。
商鞅之言,鎮住了秦孝公,他滿臉敬佩的看著商鞅,心服口服的嘆道。
“先生今日終顯大才本色,渠梁受益匪淺。”
面對秦孝公的稱贊,商鞅淡笑而不自傲。
一旁的景監臉上浮現了“CP組成”的欣慰姨母臉,忠心的黑伯感受到秦孝公的興奮,跟著老臉開懷,車英面無表情,但牢牢盯著船艙的眼神,也證明他的心情并沒有表面那么平靜。
雖然知道鏡頭并不一定對著自己,但幾個演員沒有絲毫放松,依舊沉浸在自己的表演當中,船艙儼然成了大型飆戲現場。
而左樂這個導演,在監視器看到這一幕,也是直呼過癮。
這特么才是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