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讓商鞅有些驚訝,然后是老懷大慰:“秦公有此問,鞅可以心安了。”
劇中贏駟上位之后,最看重的就是商鞅和贏虔,甚至從影響力來說,后者要大于前者。
贏虔曾以商鞅勢大,不利于秦國君主,殊不知,商鞅也在擔憂贏虔的存在。
自己若在,還能平衡對方,但等他死了,老世族解決,景監車英退隱,就只剩下一個贏虔了。
贏虔乃宗室之首,在軍中素有威望,并且還是贏駟的長輩,若不加以控制警惕,并非長遠安平之策。
而眼下,贏駟能夠敏銳察覺出這個問題,明白公私分明的道理,清楚為君之道,商鞅豈能不欣慰。
其實,這里是有一些暗示的。
贏駟找商鞅問策對付贏虔,說明他已經開始算是一個合格的君主,那這個時期的贏駟,是否明白商鞅的存在對于他意味著什么。
如果商鞅不自求死殉道,而是繼續擔當權臣,今日君臣相誼的場面還會在嗎。
對他一片赤誠的公伯尚會算計防備,更不用說商鞅這個扮演師長的定位了。
雖然《裂變》對贏駟采取了洗白模式,但也不是一點扣子不留,劇中很多細節,如果觀眾開發腦洞,將會細思極恐。
而關于贏虔這個老仇家,商鞅也給了解決之道,而且沒有借此報復。
原因是因為贏虔和老世族不同,防備歸防備,但是贏虔心是向著贏駟和新法的,秦國還需要這位宗室之長幫忙維穩,僅憑這點,商鞅就不會對他下手。
商鞅告訴贏駟,贏虔這個人明大局,但心胸窄,不可傷其情義,可許以高位厚待,讓其參與國政,但不能給他實權。
贏駟嘆服:“知公伯者,唯商君也。”
商鞅也露出了一絲苦笑:“鞅知贏虔,贏虔知鞅,兩兩相知,最終分道。”
心中三問皆答,贏駟起身,對著商鞅再一次躬身行禮。
“商君教誨,贏駟銘記在心。”
接著贏駟又問商鞅可有托付,商鞅笑回“生前身后,了無一事”。
贏駟向獄卒要了酒,倒了兩碗酒,和商鞅二人分持,贏駟跪地為商鞅送行,商鞅捧碗道。
“公來探我,萬事了了。”
說罷,將酒一飲而盡,贏駟落淚,深深看了商鞅一眼,轉身而去。
………
啪啪啪——
“精彩!”
兩人將這段戲演完,富龍的臉上還帶著殘淚,左樂親自帶頭給兩位演員鼓掌。
這場戲拍得太過癮了。
一位兩封視帝,一位金龍金鳳雙滿貫,互相飆戲,貢獻了頂級演技發揮,角色人物的情感渲染,現場氣氛的烘托,那叫一個恰到好處。
左樂在監控器后看著,大口氣都不喘,就怕驚擾了兩個演員,影響了他們狀態。
旁邊有幾個感性的工作人員,看著商鞅對贏駟的循循教導,甚至感動得跟著流淚。
這要是成品播出也就罷了,有音樂、鏡頭、剪輯的配合,肯定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