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和孔勝一起開一家工作室,給予孔勝一定的投資權和獨立權。
這樣一來,擁有共同利益,山河和孔勝依舊綁在了一起,而孔勝擁有山河項目投資權,收入也將比在山河時有所提高,并且他和左樂的需求也都得到了滿足,一舉數得。
不單單是孔勝,未來老高、老薛都可以套用這個模式。
于恩泰目前轉型幕后,算是正好撞上了風口,賺大了。
當然,即便他能如愿開成這樣的工作室,因為其在山河導演的地位和貢獻原因,在工作室的股份估計沒有孔勝的多。
不過,即使如此,于恩泰也非常滿足了。
山河項目何等賺錢,隨便哪一部,最低都是兩三億的利潤,甚至還有十幾億的存在。
哪怕工作室規定的投資項目有局限,參股的份額也不是特別多,內部還得再和山河分成,但能留下的收益,也足以讓無數人瘋狂。
這個工作室模式剛剛透出風的時候,山河的人都轟動了,大家都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分杯羹。
不過很可惜,眼下只有孔勝等幾個導演有資格,于恩泰算是預備役。
至于剩下的山河藝人,哪怕是如今紅得發紫的水淼淼,都沒機會摻上一腳。
弄得大家人心浮動,不少人都準備效仿于恩泰轉型幕后了。
畢竟大家出來混都是為了錢,既然當導演又有地位而且更賺,大家自然也不會死瞌演員這條路。
關鍵時刻,還是左樂及時出來穩住局面。
先是表示這個工作室的合作條件十分苛刻,哪怕于恩泰也得等到轉型成功,做出一定成績,積累足夠幕后貢獻,才能獲得資格。
即便如此,也是公司看在他作為山河一哥多年,一直兢兢業業,所以特地給的照顧。
所以,藝人們想轉型幕后,恐怕沒個四、五年的摸爬滾打,連開展工作室資格的門檻都摸不到。
這還是在發展順利的狀況下。
于恩泰再怎么說是導演系博士,有一些基礎,其他藝人可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好導演。
另外,左樂許了一筐甜棗。
之前,山河藝人參與項目大多都是拿片酬和獎金,極少數情況下才有分紅,而且份額微乎其微。
所以左樂決定,以后視藝人對公司的貢獻,可以準許藝人在出演某山河項目時,將自己的片酬獎金折算為投資,參與利潤分紅。
此話一出,山河藝人都轟動了。
片酬折算投資,這在影視圈并不少見。
很多劇組請大牌明星,片酬支出太高,都會和大牌商量,用片酬折算投資,將來給明星分紅利潤。
這對明星來說,算是一場賭博,
項目賺了,皆大歡喜,項目賠了,被人白嫖。
賭的就是一個運氣和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