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傳聞,搬山道人盜墓從不求財,只為尋長生藥。
但實際上,搬山道人扎格拉瑪山部落的后裔,探索各種墓地,是為了尋找為逐人解除詛咒的雮塵珠。
外人不知其因,以訛傳訛,才變成了尋找長生不老藥的傳言。
《怒晴湘西》的故事,就是圍繞搬山和卸嶺兩派的故事展開。
彼時,正處民國混亂之際,卸嶺魁首陳玉樓,統領數萬門徒,威望遍布各地,是正兒八經的草頭天子。
陳玉樓有悲天憫人之心,當時天下大亂,流民四散,陳玉樓便開倉賑濟,但人多糧少,治標不治本。
湘系軍閥羅老歪是陳玉樓的把兄弟,知道陳玉樓天生一雙夜眼,可暗中視物得主,上真船,能辨識天下珍寶,麾下又是各種奇人異士。
便告訴陳玉樓,他知道一個元代的大墓,兩家合作去取,事后,陳玉樓救百姓,他的軍餉也有了著落。
卸嶺本就是盜墓一派,陳玉樓自然不會拒絕,他們先帶了幾個人來踩點,確定確實有大墓,大部隊開拔前來挖寶。
另一邊,鷓鴣哨得知這里有大墓,便想來看看有沒有雮塵珠的下落,于是也帶著師弟師妹來到此地。
之后,鷓鴣哨師兄弟三人意外救了陳玉樓,雙方盤道之后,陳玉樓得知鷓鴣哨是搬山一派,就提議兩方聯手。
搬山不求財求藥,若是墓里有藥,就給鷓鴣哨,墓里沒藥,鷓鴣哨分文不取。
于是,兩家聯手下墓。
卸嶺雖然是盜墓四派活最糙的一派,但架不住人多,人一多就難免出些精英,手底下還是有些能人的。
當然,這些能人的本領明顯不如鷓鴣哨,在之后的下墓初戰,眾人遇上吃人蟲子攻擊,卸嶺死了不少人,而搬山三人毫發無損。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相比于卸嶺動不動拿人命填的盜墓模式,搬山一脈的手法就高明多了。
而之后的盜墓過程,卸嶺也是屢屢出錯,再加上還有軍閥的人拖后腿,死了不少人,連陳玉樓的心腹兄弟也為了救他而犧牲。
而搬山這邊,則展現了高超的機關術和馭獸術,解決了不少難題,而且要沒有他們,不知道得多死多少人。
很多觀眾看到這,都吐槽卸嶺廢物,根本不配和其他三派并列。
實際上這個說法有失偏頗,卸嶺的本事不在于盜墓,下墓探寶根本就不是他們的強項。
開山炸墳,挖領掘寶。
這才是卸嶺力士真正的打開方式。
之所以在《怒晴湘西》劇情里處處碰壁,是因為他們碰上了這種地勢復雜,滿是機關毒物的墓,最大的本事沒了用武之地,只能看搬山一脈秀操作。
要是換一個地勢平坦點的大墓,里面沒啥花里胡哨的機關,都是大蜘蛛、怪蟒、大粽子之類的怪物。
就搬山那幾個人,自保都困難。
而卸嶺直接炸藥火力覆蓋,幾千人一擁而上,你是粽子王也得當場跪。
所以不是陳玉樓菜,而是因為《怒晴湘西》的主角是鷓鴣哨而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