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劇情的出現,升華了電影的層次,讓男主耿浩更令人心疼。
但女主康小雨這邊就不一樣了,謎底揭開,會讓這個女主變得非常不討喜。
一個向往詩和遠方的文藝青年,最終經過生活打擊,又選擇了面包。
選擇面包沒有錯,人總要面對現實,這無可指摘,但是電影的各方面都表示,康小雨是婚內出軌的渣女。
這就很令人玩味了。
電影里康小雨有句臺詞,叫做“我討厭吃橘子,但喜歡聞橘子皮的味兒”。
聽著很有味道,但對照電影里她對耿浩的前后態度,把這話翻譯過來——
當初她喜歡耿浩,是因為耿浩是歌手,可以唱出和她靈魂契合的歌,戳中了她的G點,是她喜歡的橘子皮味兒。
后來,兩人結婚,耿浩為了生活,開了二手音響店,歌手光芒退去,就變成了沒了錢的橘子。
于是,康小雨果斷離開,找上了一個讓她隨便折騰的大款。
這個角色說難聽點,就是個又當又立的綠茶婊,惡心到了極點。
可以說,《心花路放》通過這個角色,算是把崇尚真愛、追尋自由的某些文青的皮給扒了干凈。
直接指著鼻子罵他們臭不要臉,也讓觀眾徹底認清了這些人的嘴臉。
個人來說,左樂很喜歡這部電影關于康小雨這個角色的塑造,他投資拍這部電影,一定程度其實就是為了這個角色。
他迫不及待想看看豆花對這部電影的評價,畢竟那可是文藝青年的大本營。
再回到劇情,耿浩用刀刮去了那三個名字,然后走出民宿,路過一家酒吧,在店外發現康小雨被惡意剪輯的視頻。
耿浩前往理論,和店家大打出手,危急時刻,郝義這個好兄弟再度前來救駕。
兩兄弟和解,耿浩放下了過去,郝義也做出了個決定,他要去找外星妹子。
幾個月后,耿浩出席了郝義和外星妹子的婚禮,再次看到自己的前妻。
不過耿浩已經能夠坦然面對,康小雨則又來了一波教科書式的綠茶本茶,并留下了一句臺詞。
“過日子,可不僅僅是過日子。”
話罷,她告別了耿浩,坐上小三老公的豪車。
嘖嘖。
劇情、場景、臺詞、人物,綜合營造出來的效果,簡直諷刺到了極點。
連田顏看著屏幕里頂著好閨蜜萬芊臉的康小雨,都忍不住手癢癢。
不過當事人耿浩很淡定,反而和外星妹子的閨蜜搭上了話,相談甚歡,給觀眾留下了一個美好的遐想。
值得一提的,郝義和外星妹子來了一個車內運動帽子戲法,前后呼應。
電影的最后一個鏡頭,還是那片留言墻,耿浩當初刮掉了留言,但后來又寫下了新的留言。
耿浩——祝福——康小雨
也證明了,耿浩真的和自己的過去和解了,走向真的開始,是個圓滿的電影的結局。
電影結束,眾人離場,左樂夫妻倆刻意等到最后,也偷摸聽了聽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
總體來說,好評居多。
少有的異議,主要是以為黃薄和沈藤聯手,會是一個爆笑喜劇,沒想到笑點并不密集,反而是部有笑有淚的愛情電影。
當然,雖是異議,但并不代表這些觀眾不喜歡《心花路放》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