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這部電影審核順利,上映期間沒有任何阻礙和攻擊,多少沾了點《大秦帝國》的光。
現如今山河一直在運作《大秦帝國》系列出口海外,不圖掙錢,奔得是文化輸出的目的。
科技大片玩不過,那就拿出了咱們的文化底蘊優勢。
特別亞洲范圍,讓這些沉迷于本國歷史村戰、縣戰的觀眾們,感受一下什么叫大國風范。
但凡能吸引住一個,就是一次意識形態的勝利,積少成多,匯河成海。
左樂沒有給自己捆綁一大堆責任,但在拍劇的同時,達到一些一舉多得的好處,他自然也不會拒絕。
他大致擬定了下部歷史正劇的初步方案,拍的明朝,暫定是五部。
不過和《大秦帝國》不同的是,這部系列的主角,將不再完全放在皇帝的身上。
左樂計劃,第一部拍的是大明建國,這部肯定是朱元璋為主角,沒說的。
第二部講的是朱元璋死后,靖難之役和永樂一朝的故事,主角是朱棣。
第三部則是土木堡之變,大名由盛轉衰的故事,主角不再是皇帝,而是于謙于少保。
第四部說的是嘉靖~萬歷的故事,大明最后的輝煌時期,主角有兩個人選,張居正和海瑞,左樂還沒有最終確定。
第四部就是明末崇禎時期,左樂也沒想好誰是主角,初定是崇禎,或者是虛構一個人物,用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待明末。
這部被左樂暫定為《大明天下》電視劇,算是一部非典型原創歷史劇。
整體的劇本和基調是山河原創,但里面的很多劇情和人物設定都夾雜借鑒了金手指里的明朝相關影視作品。
包括不限于——
《朱元璋》
《鄭和下西洋》
《大明風華》
《大明王朝1566》
《萬歷首輔張居正》
《江山風雨情》
《大明劫》
《蕩寇風云》
《……》
堪稱金手指明朝影視大雜燴。
不過左樂自信讓它“雜而不亂”,博取眾家之所長于一身,成為綻放自我魅力的《大明天下》。
不過,左樂心里也做好了一點心理準備,《大明天下》的成績很可能比不上《大秦帝國》。
畢竟《大秦帝國》五部曲,自弱轉強,從一窮二白的秦孝公開始,到最后秦始皇統一六國,就像是一個不斷升級變強的爽文。
而《大明天下》正相反,是由盛轉衰,前面兩部還好,但等到第三部,很多情節對于觀眾來說就不太友好。
尤其是最后一部,左樂預計是拍到明朝滅亡(南明不計算入內),基本可以斷定是悲劇收場。
這在如今比較崇尚輕松題材的影視環境,成績不一定能夠得到保證,多少有些吃力不討好。
不過左樂還是想挑戰一下自己。
喜劇他拍的多了,但是這種帶有濃厚歷史色彩的悲劇,還是很少見的題材。
如果《大明天下》依舊能保持叫好又叫座,那以后任何題材的影視對左樂來說都是毛毛雨。
恐怖題材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