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鐺的響聲伴著回響傳出去好遠,與此同時,一陣腳步聲響起,由遠及近,不多時一個一身白色衣袍的蒙面人來到了籮筐旁。
蒙面人拿手穩住猶在晃動的撞鈴,伸手拿起籮筐中的竹筒。
仔細檢查一番竹筒的鎖扣與暗標,拿出毫筆在竹筒上寫下“無誤”二字,隨手將竹筒放入掛在后腰的口袋里。
竹筒落袋,有碰撞之聲,顯然口袋里還有其他竹筒。
蒙面人又瞧了眼籮筐,確認無遺漏后,便回身往出口走去。
不多不少,蒙面人十步便走完了過道,來到一處懸空的棧道上,眼前也豁然開朗,正是一個巨大的洞窟。
說是洞窟,也不甚準確,因為這洞窟上方并無穹頂,而是倒懸著一片水幕。
水幕厚重,其中正游動著一條條足有成人大小的大魚。
大魚尾鰭巨大,全身泛著光亮,如此幾十條大魚聚在一處,照得整個洞窟明亮如白晝。
水幕下方,一個巨大的齒輪正在緩緩轉動,與這個齒輪咬合在一起的,還有無數的機括與鉸鏈,或快或慢,密密麻麻,攢動交織。
蒙面人順著一丈寬的棧道,往右走去,途中又出入許多洞口,去到另外的石室取走竹筒。
直到來到棧道盡頭的一處凸懸在外的平臺上。
提起口袋,將收集的竹筒盡皆倒入平臺的一個容器內,蒙面人又等一旁的沙漏漏完,這才扳動容器旁的一個扳手。
扳手扳動,連通扳手的鉸鏈與齒輪“咔咔”作響,容器的下方緩緩打開一個口子。
竹筒便順著口子依次滑落,直到竹筒全部落入口子,蒙面人這才松開扳手,將沙漏顛倒重置,離開了平臺。
竹筒再次歷經曲折,紛紛落在一個旋轉的竹制轉盤上。
轉盤直徑足有三丈,周圍正坐著五個白衣白袍的蒙面人。
轉盤里高外低,外層有一圈擋板,竹筒落下后,慢慢滑倒邊緣,被蒙面人一手拿起。
熟練地拿起匕首割開鎖扣,清水居伶人的竹筒便被打開了。
取出木牌,蒙面人掃視一番后,站起身子,捧著木牌便順著身旁的過道走去。
不多時,來到一處開闊的石室,正有另一個蒙面人在此,只是服飾更加繁復一些。
“議長,三五急訊,涉及‘機要詞’,請定奪!”
“念!”
“張策困于綠蟻府衙,求救于陸游陸青舟師徒。”
蒙面人念完,遞上木牌,轉身便退下了。
議長收好木牌,從身后的暗格中取出紙筆,謄抄好內容,卷在一個手指大小的竹環內,仔細上好封泥。
又取出一個錦囊,和竹環一道塞入一個竹筒,又在竹筒外寫上“甲”字。
一切就緒,議長手持竹筒,來到石室角落,將竹筒塞入一旁管道里,合上蓋板,扳動扳手。
“呲!”
一陣強力的氣流聲從管道內傳出,竹筒已經從管道里騰空而上。
竹筒初時借著力道,速度極快,不知過了多久,升勢已頹,待到力盡時,剛好飛出了管道。
管道旁已有人待命,伸手接住騰空的竹筒。
看到竹筒上的“甲”字,此人立馬回身,片刻后出來,手中已經多了一只拳頭大小的竹鳥。
竹鳥身上布滿符篆紋路,通體鏤空,從外便能看到腹中各種細密的機括。
放好竹鳥,打開竹筒,取出錦囊,將竹環嵌入鳥腹。
打開錦囊,取出一方印泥,拿起毫筆蘸取印泥,點在竹鳥空洞的眼眶處。
瞬間,竹鳥便轉動著鳥首,活過了過來,煽動著翅膀騰空而起,疏忽一個停頓便隱去身形,向東方急速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