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可以更加確定了,牛頭人與大烏鴉在去年秋天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把視野,沒錯,是視野落在了這個區域。
但那個時候,從春秋走廊以南,整個近兩千平方公里的鹿原與面積頗大的青狼丘陵一帶,是沒有一個牛頭人的。
這都是已知的線索。
那么,是否可以大膽設定,青狼與小夜叉它們聯手在春秋走廊那個區域遏制住了牛頭人的南下。
因為僅憑青狼的勢力根本擋不住牛頭人的,所以它才會聯手小夜叉,這個邏輯成立。
另外也必須考慮到,大河水位在去年沒有下降的時候,春秋走廊的很大一部分區域都是被淹沒的,于是,青狼在陸地攔截,小夜叉在水中攔截,牛頭人壓根沖不過來。
“毫無疑問啊,小夜叉在下一盤大棋,我所看到的,認知的,能夠想象的,也僅限于我所在這個區域,那么沿著一整條大河流域,小夜叉還不知布置了多少手段?”
“而且,假如今年春天洪水爆發,小夜叉順利的在下游筑造寒冰大壩成功的話,河水不但不會下降,還會徹底封鎖春秋走廊,甚至倒灌牛頭人的領地,在水里,牛頭人的重騎兵可沖不起來,這一切,焉知不是小夜叉大棋局上的一部分?”
“所以,或許我的存在給小夜叉的大棋局戰略制造了一些麻煩,但絕對不是全部,上游的牛頭人沒準才是給小夜叉的大戰略造成致命一擊的真兇。另外,后來的大河改道終究還是太刻意了,至少按照我原來的推論來看是太刻意了,可是這里面若是有其他與小夜叉敵對的勢力鑿開山脈,成功讓河水改道呢。”
“那么現在,隨著小夜叉大河戰略的失敗,河水水位下降,露出春秋走廊,接著青狼勢力提前一步撤退,這一切看似是巧合,實際上卻是必然的,是區域爭霸結果導致的必然。”
“因為沒了小夜叉的支持,青狼如何擋得住牛頭人?而且還可以放牛頭人南下來收拾我這個野怪boss,等我與牛頭人殺得不可開交,兩敗俱傷的時候,小夜叉和青狼自然可以卷土重來。”
“所以說來說去,這區域爭霸遠不是我最初想象的那么簡單的。不是打敗了莽漢領主,也不是擊敗了小夜叉,甚至再次擊敗牛頭人就可以自稱霸主的,這里面潛藏著的危機和陷阱簡直是一層接一層,幕后黑手的博弈,代言人的爭霸,領地的吞并與廝殺,一波接一波,永無止境。更何況還有這個世界帶來的惡意天氣變化。”
“所以唯一的辦法,還是盡一切手段,一切可能,守住一塊領地,不斷發展,不斷建設,讓其變成堅不可摧,牢不可破,自給自足的基本盤,只要守住基本盤,就能立于不敗之地。牛頭人再厲害,它們還敢進入森林,敢進入森林還敢攻打我的城墻?”
李斯文思索至此,心中已經是一片明朗。
小夜叉和青狼放棄了這個區域,放棄了鹿原,明顯就是要讓他和牛頭人互相廝殺的,所以不能中招。
可是呢,牛頭人和烏鴉的聯盟也不是什么好東西,也不能一味的退讓。
因此,要掌握一個度。
鹿原和大河上游這個區域的控制權給牛頭人又如何,但是在關鍵點上必須打疼它們。
還有就是,盡量避免傷亡,這是李斯文一直以來的核心思想,領地本來就人口少,來一場戰斗就死傷一兩個,那不是扯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