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馬上做。”顧樹慌忙跑去拿水盆。
“是我們一起。”楊哲更正。
把三個機房徹底打掃一遍后,楊哲再次確認了一件事。
這位師兄不僅僅是靦腆,更是內向,瑟縮,簡直可以算自閉了……。
顧樹向楊哲介紹了哪些東西不能動,哪些電腦不能隨便使用,又把可以隨便用也能上網的電腦分給了他一臺。
隨后,他就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只是埋頭在電腦前鼓搗著什么。
“算了,這樣也好。安安靜靜的,不是正適合我在這里專心做研究嗎?”
楊哲沒再管顧樹那邊,徑自從書包里拿出專業書和記事本。
之前的兩本羅銳指定的書都看完了,好在他還趁閉館之前還借了本《網絡文學研究20年》,現在正好看看。
他看得非常快,沒一會兒就翻過一頁。
機房里只有機器運行的嗡嗡聲,以及他快速的翻頁聲。
顧樹偶爾好奇地往他這邊望一眼,發現他看書的速度后,顯得有些吃驚。
但顧樹終究還是什么都沒說,繼續坐在電腦前寫代碼。
11點半到了,楊哲起身,“一起出去吃飯?”
“啊,好。”顧樹連忙跟著站起來。
在六食堂吃飯的時候,兩人雖然坐在同一桌,彼此間卻依舊沉默,只是埋頭吃自己的。
楊哲倒是無所謂。
或許換了別人會誤會,或者硬要搭話。但楊哲本身就是那種有事才說話,沒事就不嗶嗶的類型,顧樹不說話,他也不勉強說。
隨后的時間也幾乎都是沉默,也就楊哲想找地方睡午覺的時候問了句,顧樹才回答了,并讓他在小辦公室的沙發上睡。
“不行,這本《網絡文學發展20年》不好看。”
楊哲抱著書皺眉,這本書,怎么說呢,讓人看不下去。不是那種特別難導致看不下去,而是感覺沒啥思路,全是陳詞濫調,里面講的內容,和他了解的網絡文學也差很多。
這本書畢竟是他自己起意借來看的網絡文學著作,比起羅銳推薦的兩本專業書是差遠了。
“算了,先整理下筆記吧。”
放下書,他攤在座椅上,開始尋找并整理紙卷與筆記。
舉目四望,視野之中一片雜亂。
成千上萬的紙卷、紙條、抄本堆積在一起,很容易就給人以數不清的錯覺。
“唉我上午做的筆記哪去了?天吶,這罐子就不能提供一項方便的管理措施嗎?”
亂還是其次,問題是文件增多之后,感覺大腦負擔好大。
一開始,他的感知特別靈敏,可是隨著紙卷紙條抄本變多,或許是腦子不太夠用的關系,找起東西來越來越費勁了。
就連他的意識與紙卷的“聯系”這種玩意,一旦多起來,就會互相干擾,變得沒那么好使了。
找了好久才把東西找齊,楊哲嘆了口氣。
“怎么跟我的手機一樣,越用越卡。”
他的手機是華為三年前的一款舊機型,一開始還算好用,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安卓機的通病就犯了,越來越卡。半年后,他忍不住重置了手機,于是不卡了。又用了五個月,又卡了,又重置……
從五個月變成四個月,再到現在,他剛重置不到一個月,手機果斷還是卡了。
開個QQ,要等一分多鐘,才會逐漸顯示信息,發消息,經常提示程序失去響應,要等待。
真害怕以后自己的腦子也和安卓機一樣,想到這,他心里有些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