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牛肉面盛宴。
寒假值班十天,兩人還是首次吃到這么美味的東西,而且還是用打人的家伙賠的錢買的,吃起來格外香甜。
閑來無事,顧樹好奇問道:
“楊哲,你那個假的錄音到底是怎么做的?為什么那些人一聽就全承認了?”
“哦,這個很簡單,你來看。”
楊哲拉著顧樹來到電腦邊,打開音頻處理軟件。
“你看,上面這條綠波紋就是我用自己的聲音錄下來的那句話。”
“現在,我們調整它的音色,讓它的音色接近于趙奎的聲音。”
楊哲大致演示了一遍怎么編輯音軌。
顧樹點點頭:“確實不難,我雖然沒有接觸過聲音編輯,但如果給我教程也能上手吧。但我還是不明白,你到底是怎么確定趙奎本人的音色呢?你并沒有一個案例文件可供對比調整啊!”
楊哲:“我記得啊。”
顧樹愣了半天,問道:“這都能記住?”
楊哲微微一笑:“不要驚訝,因為你可能正在和蘇大文院記性最好的學生說話。”
顧樹老實人,驚了。
下班之后,楊哲從計科院出來,天空中又開始飄著雨絲,他打開了雨傘。
現在,他已經完全不會忘記帶傘了。
只因為,數據庫內有記錄。
視線前方,一個散發著幻彩光芒的立方體靜靜懸浮,其內部隱約可見一層又一層蜂巢般的微觀結構,時不時有流光在那些細小的網格中流動。
數據庫給他帶來的,并不僅僅是把紙卷化為數據這么簡單。
他整個人的記憶構成模式出現了巨大變化。
他可以將數據庫作為自己的記憶的一部分來隨時存取調用。
也可以給每一份數據貼入標簽,進行分類。
借助著數據庫,自己過去讀過的,看過的報紙,無論是在記憶的淺表還是深層,都可以被檢索。甚至五歲時的回憶,小學二年級的往事,初中的諸多同學老師的印象,一點一滴,都被數據庫從大腦的深層結構中一點點打撈出來。
這一切需要時間來慢慢歸檔整理,或許要經歷數月甚至數年時間方能逐漸歸檔完畢。
但這個效果,實在是太強了。記憶,在復制到數據庫中之后,不再有遺忘的風險。
“真的很感謝數據庫,也很感謝罐子賦予我能記錄聲音的能力啊……”
楊哲感慨著。
當時,在醫院中,恢復正常以后,他就思索下一步怎么辦。
打人者會抵賴這種情況,他早就想到了。
而且那個樓道很有可能確實沒有監控。
他該怎么證明自己被打了?
沒有證據。
就在楊哲犯愁的時候,數據庫徹底整合完成,并與他的意識連通。
他這才發覺,自己可以通過數據庫調取之前存儲過的全部資料。
甚至,數據庫里還有一些聲音信息。
看到這些信息,他就明白了。
他曾經心中祈愿可以記錄音頻。而在那幾天心智迷狂的時段,通過無數次的重復,他竟然無意中掌握了這項能力。
自從音頻可以記錄后,他的大腦受到的運算與處理壓力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