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身的大腦思維能力設為1的話,經過一上午的實測,將各方面能力平均起來,運算核心的加成也幾乎就是1。可以說,運算核心能讓我的思維能力提升為兩倍。”
這項功能的作用毋庸置疑。
思考速度是兩倍,解決問題的速度是兩倍。
做學術研究的速度當然是兩倍啦。
可惜的是,一旦使用這種思維增強的功能,他就無法同時使用數據庫。
運算核心只能支持其中的一個運作。
“能拆分成兩半嗎?”
楊哲試圖用自己對光球的絕對控制,拉扯它的彩光。
可惜未能成功。
“難不成,需要更多的算力,才能同時支持兩樣功能的運作?”
“還是說它本身就是單線程,需要將其轉化為多線程?”
實在琢磨不出來,楊哲決定先寫論文。
不管怎樣,兩大目標,先實現其一再說,有了合適的明面身份,他也就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到社會中的頂尖勢力。
他打開Word,摸出昨天寫了一半的論文大綱,繼續。
“嗯……查查看與網絡科幻有關的論文。”
數據庫點亮,信息開始涌入腦海,楊哲通過標簽調取出了13篇論文,瀏覽了一遍類似題材論文的寫法。
“唔,我可以從市場規律的角度來分析為什么科幻在網絡化之后會變得更具娛樂性……”
再把算力分配給大腦,開始分析與思考。
下午,他整理出1500字的大綱與思路,發給了羅銳。
晚上,顧樹來了。
他帶了個移動硬盤來,給楊哲的電腦裝好數據庫和環境,再裝人工智能軟件。
“你怎么做得這么快啊?”楊哲有些傻眼,他還以為等寒假結束了都未必能做出來呢。
“人工智能軟件當然不可能從零開始。”顧樹解釋著,“我是在之前研發的軟件上改了功能,所以很快就能搞定。”
說著,顧樹手把手教了他用法。
“這三個窗口平時不能關,還有就是,既然軟件裝在你這里,教育它的工作大半就要你來做了,正好也只有你對網文熟悉。”
楊哲大致了解一下,明白了。
人工智能軟件就像小狗一樣,它一開始是沒有智力的,讓它讀取大量的文字資料,主人再教它什么樣的OK,什么樣的不行。
重復許多次,慢慢的它就能學會自己做判斷。
后續,套路分析、文本生成等等這些功能也都要楊哲手把手地教它。
“你時不時抽查一下,遇到問題通知我,我來改算法。”顧樹囑咐。
“好!”楊哲頓時有了種責任感,他以前沒養過寵物,現在感覺自己就像養了小貓小狗一樣,“對了,它有名字嗎?”
顧樹疑惑:“為什么要起名字?”
“你不是說它就像小狗嗎?這樣吧,叫錢錢,希望它能掙到錢!”楊哲握拳。
錢是最重要的。資本能推動技術的進步!
就這樣,錢錢在楊哲的電腦里住下了。
楊哲在做論文之余,時不時抽查一下,教育它怎樣分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