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哲瞄了一眼咕咕,“你別亂動啊。”
咕咕被控制住了,小小的身形固定在托盤之外。
楊哲卸掉了蘑菇們的運算壓力,令蘑菇們輕松運行,自由繁衍。
隨后慢慢加壓,溫水煮青蛙。
這樣,“守衛者”不會承擔多少壓力,“思考者”的數量反倒會因為逐漸增加的運算任務量而增多。
當思考者的數量達到20億時,楊哲把網絡接口的水龍頭開了。
數據洪水洗刷了托盤。
守衛者身為保護力量,首當其沖,承擔了大部分的突發性壓力,僅僅在幾秒鐘時間內,就毀滅大半。
守衛者數量降低到5億后,數據流動停止。
彩光接入托盤,快速繁殖。
楊哲松開了對咕咕的控制。
咕咕飛回蘑菇上方,不知所措。
它那薄弱的意識無法理解為什么蘑菇死了一大片,而它又沒有察覺到需要它去保護的危險。
過了一會兒,蘑菇們的比例就調整完成了。
楊哲滿意觀看光幕。
【名稱】:小蘑菇
【數量】:領導者6000萬,協調者6億,守衛者5億,思考者25億
【算力供給】:3.2
這樣一個調整,算力憑空就多出來0.4,變成了3.2。
把2.2個算力加載到腦子上,0.5個算力用于點亮數據庫,0.5個算力用于網絡接口,他將無光之月提供的電子資料直接導入到數據庫中,再利用數據庫的無延遲讀取功能,開始了對極客技術的學習。
學累了,楊哲就停下來,鼓搗一下錢錢,再把之前錢錢生成的文稿拿到網上交給白蘸糖,再由白蘸糖給金主。
白蘸糖檢查過后,大為贊賞,說他的水平有了極大提升。
同時也有些感慨:“我現在天天給你當中介,倒像個工作室了。”
楊哲趕緊用傻乎乎的語氣提問:“前輩,工作室是什么意思呀?”
白蘸糖解釋了一番。
原來,在網絡的黑產業鏈中,有一群人不靠寫文賺錢,而靠組織寫手,運作,抽成來賺錢。
等于說是,一群人有組織的買賣槍稿、合同、成績,但大部分人都是被剝削方,對外的主事者往往就那么一兩個。
楊哲繼續問:“可是為什么那些寫手要被工作室剝削,自己單干不好嗎?”
白蘸糖道:“你不懂,我們黑產業鏈里,最重要的就是信譽。單個的寫手哪有什么信譽,他們背靠工作室就方便多了,工作室負責打造信譽,長期合作,金主也信賴,槍手也放心。就比如你,一個萌新,不也接不到單子,賣不出廢稿,全要靠我幫忙嗎?我們的關系,其實就類似于工作室和槍手。只不過我的抽成很少,工作室的抽成非常狠,有點時候甚至直接拿一大半走。”
楊哲:“謝謝前輩!”
他這才明白了這個網絡世界的一些潛規則。
在網上,大家都見不著面,真實身份難以確定,因而,通過長期合作所打造出來的高信譽度會成為交易成功的關鍵。
“這個東西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