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便宜,拿了不虧。
但景區能不能引來游客,誰都不敢確定,所以才要觀望一下。
反正地在那放著,等景區營業后火了,再動工建設不遲。
景區大門到鄉道的路已經鋪平,打了條水泥路,不然塵土飛揚的沒法控制。
星海旅游文化公司征了三百多畝地,工地全部圍了起來,只留了一條門進出。
除了連在一起的辦公大樓和游客服務中心,以及一棟用作酒店的四層樓,是一棟弧形建筑,同樣跟游客中心的另一端連接在一起,跨度能有百米長,和辦公樓一左一右將氣派的游客服務中心鉗在中間,院子里則是大型停車場。
開車到工地大門,看門的老頭連忙跑過來擋車。
到了跟前,才發現是大老板的車,哪敢擋,忙閃到一邊。
穿過工地,庫里南和兩臺酷路澤直接上了上山的路。
上次沈輝上來時,路基剛剛挖開,坑坑洼洼的很不好走,現在就好多了,雖然工程結束前不鋪油,但路基卻壓實碾平了,越野車跑的飛快,很快進了山口。
一路上車還不少,上上下下不少渣土車和各種工程車輛。
司機看到庫里南,都會下意識的讓一下,干了幾個月都知道這玩意青河就兩臺,也知道的誰的,不敢蹭,更不敢擠啊,畢竟傳說有點嚇人。
跑了幾公里,兩邊的山上開始出現了松樹林子。
除了松樹,還有成片的柏樹林和其他叫不上名字的樹種,越往里走,林子越大,樹也越密越高,有些地方甚至遮住了天空,還不能隨便砍,給修路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越往上走,溫度也越低。
不時能看到干活的工人,在谷道或者半山腰搭建工作臺,鋪設人走的棧道。
沒走多遠,路基被拓寬,很明顯是留出來的停車道。
停車道上停著一輛環境監測車,山里網絡不行,手玩沒得玩,兩個工作人員正無聊的看風景,看到庫里南上去,精神一振,開始八卦起來。
年輕的工作人員連忙問:“庫里南啊,剛上去的誰,不是沈濤吧?”
年長的說:“廢話,肯定不是,聽說沈家老太太把那兩臺庫里南看的很緊,除了沈老板回來,其他人都別想動,你啥時候看到過沈濤開庫里南上山。”
年輕的砸砸嘴:“沈輝回來了?沒聽說啊!”
年輕長翻白眼:“又廢話,人家要回來還得給你匯報一下?”
年輕的也不以為意,滿嘴酸:“哎,人家這才叫活人,哪像咱們這苦逼的,天天蹲山里吹山風,還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輕了不行重了不行的,就不是人干的活。”
年輕長悠悠道:“那你別干了啊,去找找沈老板,指不定人家會賞你碗飯吃。”
年輕的呵呵笑:“我到想,可人家看不上啊,你看看山口子那地方,隨便弄塊地花幾十萬蓋個樓,將來開賓館就能賺翻,也比咱強,你說是不劉哥?”
劉哥也羨慕了:“真特么草蛋啊,現在這社會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我要再年輕個十歲,說什么也得舍下臉皮去奮斗一下,現在遲了,這輩子就這樣了。”
年輕的捧個哏:“劉哥才三十多,正是奮斗的年齡。”
“還奮斗個屁!”
劉哥罵罵咧咧:“男人三十而立,立不起來也就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