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萬籟俱寂。
青木鎮西北方十余里,有著一個農莊。
農莊不大,也就百來戶人家的樣子,全都聚集在一處,外面有著圍墻,圍墻高有三丈,四四方方,墻上四角立有哨樓,可以觀察到很遠的地方。
這就是一個小型的塢堡。
趙州位于大魏朝廷北方,往南過了大河即是中原腹地,往西是綿延不絕的智圣山,穿過智圣山中的驛道關卡繼續向西,乃是晉州之地,往北也有著一些山脈,卻不如智圣山威武雄壯,這些小山脈上有著長城,有著關卡,繼續向北則是北地大草原。
大草原上生活著異族,供奉著魔神,并不在道門體系。
在許久以前,北方異族連年南下牧馬,三百年前,趙州便落在了異族之手,后來,大魏太祖率軍北伐,將異族驅逐出關,趙州這才重回中原。
大魏建國三百余年,初期多次率軍出關掃蕩,打得異族不停北撤,最凄慘的時候,甚至遷移到了更北面的冰原地帶。
后來,大魏有著內亂,藩王奪嫡,無暇北顧。
百多年前,那些異族又回到了大魏無法徹底控制的草原,修生養息一段時間之后,現在,又在蠢蠢欲動,偶爾,會有小股人馬越過關卡,南向牧馬。
這樣的環境下,趙州各地的農莊也就多是塢堡形狀。
眼前這個歸屬宋家的農莊便是如此,哪怕是太平歲月,圍墻上依舊有著守衛巡視,每一個時辰也就必須走一遭,不許在哨樓內睡覺歇息。
有急促的馬蹄聲從遠處傳來。
農莊外的林子,有夜尿撲騰著翅膀,在林子上空盤旋。
深夜奔馬,難得一見。
圍墻上的哨兵自然有著警惕,雖不至于敲鑼打鼓,卻也飛快地向著頭目傳訊,頭目則跑下了院墻,消失在黑暗中,之后,一連串急促的腳步聲在街巷上響起,來到了正門前。
有星星點點的火光在黑暗的林子內穿行,忽隱忽現。
不一會,便有一行人驅馬來到了大門前。
為首一人勒馬在門前,身邊的伴當舉著火把,火光映照,甚是敞亮,哪怕是在墻上,也能把他的面貌看得分明,同時,有人在向著墻上低吼了一聲。
“三爺來了,開門!”
那個為首之人正是宋家三郎,宋青云。
宋青云是宋家嫡系,排行老三,他大哥正是宋氏家族的族長宋青元,在外人眼里,他是一個喜歡流連青樓喜歡和不三不四的人打交道的紈绔子弟。
實際上,他掌握著宋家暗地里的力量。
插翅虎,宋靈官這些人全都是他的手下,暗地里為宋家處理一些上不得臺面的事情,解決一些不好用官面的力量解決的麻煩。
這個農莊看上去是個普通農莊,實際上,它是宋家在青木鎮的秘密基地。
厚重的大鐵門緩慢地打開,宋青云下了馬,松開韁繩,自然有隨從接過幫他牽馬,他自己則一馬當先走在了最前面,腳步匆匆。
一刻鐘后,農莊的某個小院。
小院不大,四周角落插著火把,火光映照,院子上空搭著的葡萄架往地面投下了陰影,垂著的那些葡萄藤隨風輕輕舞著,像一條條不安分的長蛇。
葡萄架下,有著石桌,有著石凳。
宋青云坐在石凳上,左手端著茶盞,右手拿著茶蓋,輕輕地撥著茶盞內的泡沫。
在他前方,宋靈官彎著腰,低著頭,一副請罪的姿態,宋青云若是沒有發聲,看上去,他會一直這樣低頭彎腰到天荒地老。
他穿著灰色布衫,腿上打著綁腿,腳下是一雙芒鞋,和農莊的莊客打扮一般無二,微胖的臉龐不見昨天的狠厲,而是慈眉善目,像是一個和氣生財的老好人。
整個冀西平原,幾乎每一個農莊都有類似的莊客。
非常的普通,極其的平凡。
“全折進去了啊!”
宋青云嘆了嘆氣,放下茶盞,把茶蓋蓋上。
在他的統率下,宋家暗地里的力量一直在慢慢壯大。
兩年多前,宋家對青木鎮那個刀客一籌莫展的時候,也是由他出面,和靈槐觀的羅道人聯系上,利用咒法弄死了那個刀客,給宋家解決了大麻煩,之后,他幫了羅道人幾個小忙,羅道人也為宋家解決了一些無法擺上臺面的問題,兩者互助互利,很是相得益彰。
當然,和渠縣喬家相比,羅道人的分量也就不夠看。
為此,犧牲羅道人,宋青云也是愿意的,哪怕事情并沒有辦成,喬家也要承他這個情。
羅道人死在法事反噬上是極好的,免得他為難,為是否滅口而猶豫。
畢竟,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官府在大多數時候都是無能的,然而,當官府狠下一條心,集中力量一定要做什么的時候,那股力量也是非常可怕的。
后面,他下達滅口的命令不過是順理成章。
畢竟,只有死人最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