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應該也需要一點私人空間吧?沒關系的!”肖霄很確定,下車時,親了陳問今的臉一下,又抱著他脖子,蹭了蹭臉說:“盡量珍惜時間嘛。”
陳問今下車,目送肖霄進去后,轉身注視著他,倒退著走著……
陳問今手勢示意,肖霄才扭頭望一眼,調整了方向,繼續注視著他退著走,快到門口了,才揮揮手,轉身進去了。
陳問今回了車里,坐了一會,看見肖霄在陽臺上揮手,他開門下車,揮手回應,兩個人這般隔著距離,也看不真切對方的模樣的凝視了片刻,肖霄突然揮手比劃,示意她要進去了,大約是她母親喊。
陳問今揮揮手,目送她進屋,這才上車,開走了。
回到家里,陳問今仍然覺得揪心的難受……算起來,他其實許久沒有體會過這樣的離別了。
在未來,婚后,他跟妻子這方面的想法差不多,也就沒有什么分離的時候,最多也就是有限的幾次出差一兩天。
‘始終還是最恨離別。’
可是,陳問今還有一關要闖。
他想,這一關應該會容易些的。
只是,這一關他必須放在年后。
讓家里人過個一如既往的好年。
但事實上嘛,應該說這個年,對于陳主而言,比往常更好。
陳主的重要成就感來源于比別人強的對比之中,所以,年輕時候他爭取當兵,那意味著光榮,意味著走出農村,意味著成功;當兵了他爭取當優秀的兵,那也意味著成功和榮譽。
回歸故里和派到當時還是漁村的鵬市的選項,陳主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后者,他想鵬市再差,也不會比他出身地的山上更窮了。
工作了陳主也是服從領導,爭取拿優秀,得獎狀的積極派。
服從組織,積極追求組織規則內的榮譽的人,當然才能升的更快。
毫無疑問,在那個時代,陳主在其出身的情況來說,是事業上的成功者,故里的榮譽,議論里的人物之一。
陳主人情練達,這一點毫無疑問,他的職業轉折點一是當初的沒有花錢買下主任的機會,舍不得當時的巨款,也想不到時代發展的飛快,又覺得不花錢最多下一年也還是他的。
而最重要的轉折點則在后面的改革,讓遵循規則的有序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了,陳主在內的、同時代的人情練達派逐漸被時代的洪流拋棄。
過往他們的時代,人情的力量幾乎可以輕易踐踏規則,而改革后,人情踐踏規則的成本大幅度提升,曾經無往而不利的路數變的越來越不靈光了。
人情的基礎上,還需要投入更大的物質成本,才能夠讓人敢于承擔風險去踐踏規則。
這不是陳主既往成功所依賴的路徑,他們痛罵時代變了,人心變了,即使想勉強跟上時代變化,兜里的資本也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于是被新的規則甩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