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沒有想到,李二會在明日早朝召見盧壽。
退朝后,李二吩咐內侍告訴李在古,讓他到甘露殿去,有事商議。
“在古,為何你會贊成魏征進言,要朕召見盧壽?”
李在古進入甘露殿后,李二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回稟陛下,臣之所以贊成陛下召見盧壽,目的有四。”李在古不緊不慢道,“其一,是希望陛下從善如流,海納百川;其二,是借此機會,向盧壽表明陛下下旨判處盧閣死刑是依大唐律法,并沒有徇私,不怕與盧壽面對面說明;其三,若陛下召見盧壽,盧壽便不會再在長安城搞事。”
李二若有所悟的點點頭。
“還有一點,臣之所以讓陛下在朝議之時召見盧壽,是讓百官見證,看看到時盧壽有沒有沖撞陛下,若盧壽敢在百官面前沖撞了陛下,到時便可趁機定他的罪,而那些替他說話的大臣也就沒話可說。”李在古接著道。
李二聽到這,呵呵一笑:“甚妙!甚妙!”
頓了一下,李二若有所思道:“萬一盧壽沒有沖撞朕?”
“若盧壽沒有沖撞陛下,對陛下來說也沒有任何損失。”李在古臉帶笑容道,“反正陛下愿意召見盧壽,便已向百官向天下黎民百姓表明了陛下是從善如流,海納百川的態度,天下人都會知道陛下是圣明之君!”
“嗯。”李二若有思索的微微點頭。
“臣認為,盧壽敢在長安城內搞事,說明他不將陛下放在眼里,他內心對陛下也是不尊敬的。”
李在古收起笑容,繼續說道。
“臣曾讓人調查過盧壽,對他有所了解。盧壽此人,自恃山東豪族,又自恃是山東大儒,目中無人慣了。
因此,臣敢斷定,明日早朝盧壽若出現,以他的脾氣,很容易講錯話。若他言行舉止保持得體,陛下便與他講道理;若他言行舉止有污蔑陛下、污蔑朝廷或者污蔑朝中大臣,不用陛下責備,朝中大臣也不會輕易放過他。”
李二點點頭,想了想,忽然哈哈一笑道:“在古呀在古,你的計謀總是出人意表!你與你叔父藥師一樣,不止有將帥之才,還有宰相之才!”
“陛下過譽了!”李在古露出笑容,“臣與出則為將,入則為相的叔父相比,還差很遠很遠!”
“只要你認真替朕、替朝廷辦事,做到忠君愛國,忠于職守,以你的才能,假以時日,必能擔任宰相!”李二又哈哈一笑道。
李二這話表面上像是贊譽李在古,卻是話里有話。
他實際上是提醒李在古,只有對皇帝忠心耿耿,對朝廷忠心耿耿,才會有大好前途。相反,若李在古敢與皇帝為敵,敢與朝廷為敵,就會一無所有。
李在古自然明白李二的意思。
“謝陛下贊譽!”李二躬身作揖,表情十分嚴肅道,“陛下請放心,無論是今日,還是他日,臣都絕對忠于陛下,忠于朝廷!臣不求做宰相,臣只求能為陛下分憂解難!”
李在古不是傻子,適當時候,自然要懂得講漂亮的話。
“呵呵!很好,很好!”李二笑了笑,雙眼掠過一抹不為人注意的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