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于高昌城外一里處的營帳內,正與將領商議何時攻城。
“報!”
一個傳令兵急步進入。
“高昌王派人送了一封書信給大總管!”
“這個時候高昌王派人送來書信,難道是降書?”有將領不禁道。
“有此可能。”有將領附議。
侯君集接過傳令兵手中的書信。
傳令兵拱拱手,然后退了出去。
營帳內所有人的目光齊齊落在侯君集手中的書信上。
他們的目光中既帶著疑問,又帶著期待。
他們都很想知道書信中的是什么內容。
侯君集打開書信,低頭看了看。
只見書信內容寫的是:有罪于天子者,先王也。天罰所加,身已喪背。智盛襲位未幾,不知所以愆闕,冀尚書哀憐。
意思就是,得罪唐朝的是先王,但他受到懲罰,已經死了,我麴智盛即位還沒有幾天,還請求身為吏部尚書的您哀憐哀憐,不要攻城,饒過我。
看過書信內容之后,侯君集表示淡然,沒有什么變化。
他將書信遞給其他將領。
將領們一一看過麴智盛要講和的書信后,隨即議論開來。
有的將領認為麴智盛這是假講和,實際上是拖延時間;有的將領認為麴智盛是害怕了,有歸降之心;有的將領認為麴智盛若真的要有歸降之心,就要打開城門迎接唐軍進城……
侯君集綜合各位將領的意見,最后做了決定,不接受麴智盛議和。
侯君集命人給麴智盛回九個字:若能悔禍,宜束手軍門!
這話意思就是,你麴智盛如果真的服軟,就應當親自來我軍中投降。
麴智盛收到侯君集的回復后,又氣又驚。
氣得是,侯君集身為大唐的一個吏部尚書罷了,竟敢對自己如此不敬;驚的是,侯君集非要攻城活抓自己不可。
麴智盛不知所措,難道真的要投降?可他很不甘心,才剛繼承王位。
麴智盛將侯君集回復的內容告訴幾位大臣后,眉頭緊皺道:“諸位認為該當如何?是歸降李唐,還是與李唐一戰到底?”
有人建議歸降,有人建議一戰到底,有人建議拖延時間,尋求鄰近諸國幫忙。
“大王,臣方才獲得一個好消息。”
就在此時,阿史那矩顯得有些激動道。
“我突厥又派出一支援軍,已經抵達交河城,只要高昌城能抵擋唐軍一日,我突厥大軍定能趕到。”
“太好了!”麴智盛雙眼一亮。
“臣建議大王不要向李唐投降,憑借著高昌城堅固的城墻,定能抵擋唐軍數日。”阿史那矩接著道。
麴智盛猶豫了片刻道:“好,本王決定不投降,一戰到底!”
“諸位聽令,死守高昌城,絕不許唐軍入城一步!”麴智盛倏地站起來,厲聲道。
“遵命!”眾人應道。
……
田地城內。
李在古接到情報,知道了侯君集已經率領大軍圍住高昌城,隨時準備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