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張儉率胡兵為前鋒,渡遼水奔襲建安城,打敗該城的高句麗兵,并且斬俘數千人。
唐軍勢如破竹,泉蓋蘇文震驚不已,忙著商議對策。
李勣、李道宗會師后,合兵攻打蓋牟城。
泉蓋蘇文獲得唐軍攻打蓋牟城的情報,連忙命令四萬步騎前來支援。
蓋牟城是整個遼東的門戶,泉蓋蘇文對蓋牟城的重視程度自然很高。
為了不容有失,泉蓋蘇文已經提前在蓋牟城駐守了五萬大軍,還對城墻加固加高,更是命令守軍誓死也要守住蓋牟城。
蓋牟城里存著近十五萬石的糧食,守軍又進行堅壁清野的策略,嚴防死守,使得唐軍難以攻克。
此時,唐軍有四萬多人,面對著有五萬大軍的蓋牟城,李勣絞盡腦汁,試圖找到蓋牟城的突破口。
李勣明白,強攻是很難的。即使強攻取勝,但自身損失也慘重。
李勣命令大家在蓋牟城外五里處安營扎寨,先讓大家休整。
如今若要攻破蓋牟城,唯有引出守城的高句麗兵。
高句麗人守城還是有一套的,否則當年隋朝大軍便不會無功而返。
李勣知道想讓蓋牟城內的守軍主動出擊實在太難,思前想后,他只好命人去蓋牟城下進行罵戰。
可是,無論唐軍怎樣的罵陣,即使是將蓋牟城守軍的祖宗十八代都罵過數遍。蓋牟城的守軍依舊是沒有動靜。
沒辦法,只能強攻了。
李勣也不想這么快就進行強攻,但是沒辦法,他此戰是在給大唐皇帝李二的大部隊開路。
若在此城耗費太多時間,無法向李二交代。
而李二把如此重要的戰斗任務交給他,若他無法完成,仕途也到此為止。
無計可施之下,李勣唯有命令士兵攻城。
唐軍隨即如潮水般涌向蓋牟城的城墻。
號角聲,擂鼓聲,喊殺聲,震天動地!
唐軍的勢頭一開始很強,但進攻了半個時辰以后,李勣不得不放棄強攻蓋牟城。
蓋牟城的城墻太高,拋石車拋出的石頭有一部分被城墻擋住,不被城墻擋住的石頭砸進去后,被砸傷的城內軍民甚少。因為,城內大部分軍民早已鉆進屋子里面或地洞里面。
拋石過后,大唐士兵利用云梯涌上城墻。
可是!
爬到云梯的最高處依舊夠不到城頭,沒等唐軍士兵爬到城頭,就被敵軍扔下的石塊、木頭等物體砸在了頭上。
看到唐軍的傷亡上升,李勣只能下命令停止攻城。
再這樣攻下去,會導致全軍傷亡慘重。
既然蓋牟城的守軍不出來,就先與其耗著,伺機找到其破綻。同時,命令將作監取木制作更高大的拋石車以及建造更高大的“巢車”。
高句麗自然不會讓李勣安安穩穩的建造拋石車和巢車。
過了沒多久,高句麗四萬步騎已抵達遼東,到達蓋牟城外面,要對唐軍發動襲擊。
高句麗援軍的到來,很快便被唐軍獲悉。
李勣召集眾將領商議,該如何應對。
若不能擋住這四萬高句麗援軍,唐軍便會處于蓋牟城守軍與其援軍的夾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