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一直以來忠心耿耿,陛下是知道的,陛下不能因為別人的讒言而猜疑臣。”李在古不卑不亢道。
“朕正是信任你,才沒想到你會做出這種事,實在令朕感到寒心。”李二淡淡道。
“如此說來,陛下已經不再信任臣了?”李在古看著李二,臉上浮現出失望之色。
“不是朕不信任你,而是你如今的所作所為不再是當初那個愿意替朕擋刀槍的李在古了。”
“好吧,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陛下要如何處置臣?”
“李在古,雖說你為了大唐立下不世功勛,可你也太放肆了。不管何時,你都要明白,朕是君,而你是臣。你若真對朕忠心耿耿,便要明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陛下因為讒言而要處死臣?”
“不!你為大唐的開疆辟土立下汗馬功勞,朕不會處死你。朕要將你流放嶺南!”
“呵呵!原來臣所做一切,都是我以真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大膽!”
“事到如今,臣沒有什么可怕的!臣就是大膽了,陛下又能如何?臣一直以來,都認為陛下是不世明君,可如今,陛下也與前朝昏君差不多,都是老了后變糊涂了。”
“李在古,你……你放肆!”
“陛下,若你還沒有糊涂,為何會相信如此讒言?陛下只要用心一想,便能想明白臣不可能勾結新羅、倭國。我大唐乃天朝上國,而臣身為太尉,用得著勾結小國?”
李二的臉色變了變,怒容滿面。
他眼神復雜,表面發怒,內心卻沒有怒意,反而感到心痛。
他心痛的并不是因為李在古對他的不敬,而是因為他對李在古表現出的不信任令到李在古失望。
他并不是不信任李在古,也不是真的要處罰李在古,一切都是為了替李治鋪路。
可是,這些事,他不能直接對李在古說。
若說了,李治日后再起用李在古,性質就不一樣。
不過,如今看到李在古對自己的失望,他有點于心不忍。
為了讓李在古日后可以輔助李治,替李治賣命,李二唯有忍著。
即使李在古對他怨恨,即使李在古對他感到心寒,為了大唐的未來,他也只能啞巴吃黃連。
“李在古,朕本來還想著保你,可你如此頂撞朕,朕唯有下詔令將你削職,奪去爵位,流放嶺南!朕念及你曾經救過朕的命,朕不會為難你家人。”李二深呼吸了一口氣,語氣冷淡道。
“陛下是擔心臣功高蓋主,擔心臣威脅陛下皇位,陛下還擔心百年之后,太子壓不住臣。不妨直說,陛下所有擔心都是多余,臣若要造反,臣若垂涎帝位,早已動手。以臣的能力,要奪取帝位,并不是難事。”李在古失望的語氣中,帶著幾分傷感。
“李在古,是否知道你此言的后果?你今日所言,已等同造反!若朕要怪罪,可將你處死!”李二惱怒道。
“反正陛下已容不下臣,臣也無需顧忌。”
李在古說著,右手舉起,手中卻多了一把劍。
李二大吃一驚,李在古進來之前,明明已經解掉佩劍。
李在古手中拿著的不是青釭劍,也不是倚天劍(這把劍已經給了張如蓮防身),而是軒轅神劍。
李在古手中的軒轅神劍離李二有兩三米遠,可是李二感覺到有一股強大的劍氣壓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