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架醫療運輸機的機長親自打開了語音廣播,“飛船艙門已經關閉,引擎正在預熱。請所有乘客再次檢查安全帶是否系牢。”
五分鐘后,所有登上這架醫療運輸機的媒體工作者們紛紛感受到了一陣強大的推背感。
在他們中少部分曾經有幸坐上后座體驗過超音速戰斗機飛行的專業軍事雜志記者們看來,這種感覺還要來得更強。
“我……我拍下啦!太好了!”托馬斯非常激動。
他成功地拍攝到了折躍途中的奇異景象。
就和科學家們的設想中的沒什么差別,奇異的線條,扭曲旋轉的多彩圖案。
不過很可惜,托馬斯也就拍下了一張。
因為時間只夠他拍一張。
“紅星號!這里是醫療運輸機MC-10-21,請求進入右側停泊灣!”
紅星號戰列巡航艦很快傳來了回信,“紅星號收到!請立即適當減速并在自動導航程序引導下緩慢進入停泊灣!”
“現在我才知道,它原來這么大!”這些媒體人大部分都沒有親歷過紐約大戰(親歷過的不一定有命活到現在),初次見到如此龐大的人類造物,讓他們都非常地震撼。
“我們已經抵達戰艦的內部停泊灣,請大家帶好隨身物品,有序離開運輸機。”
托馬斯這次就沒能搶先了,他的座位靠窗且在機身中段。
在專人的引導下,他們進入了紅星號的內部。
托馬斯不由得由衷地贊嘆到,“這已經不只是一座太空堡壘了。這簡直就是一座移動的太空城市!”
負責帶團的少尉扎伊采夫熱情地向他們介紹了這艘戰艦,“戰列巡航艦上的生活區域內容很豐富,包括酒吧,超市,游戲廳,KTV和健身房等。我們的戰士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到和在地面上沒有什么差別的生活。而且,你們一定都沒有什么失重感吧?”
“沒錯,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理論上抵消失重感需要旋轉……”
“對,那樣的話,戰艦應該做成螺旋形才對。”
“那是因為我們的所有飛船都有人工重力系統,可以一定程度上模擬行星的重力。所以,在戰列巡航艦上的生活其實和在地球這樣的行星表面沒什么區別。當然,模擬的重力可能比地球要低一些。”但也足夠讓人感受不到太空中那種會令人惡心的失重感了。
“剛才在運輸機上也沒有太嚴重的失重感,它也裝備了人工重力系統嗎?”《簡氏防務周刊》的記者馬上想到了之前的乘坐體驗。
“沒錯。記者朋友們,由于醫療運輸機需要負責對危重傷員的第一步救治,為了方便醫生們的手術,我們所有的醫療運輸機都有人工重力系統。你們知道的,在失重狀態下,想要像在地面上那樣精準地做手術,難度很高。”
對方點了點頭。
“我有個略顯唐突的問題,扎伊采夫少尉。”跟著對方逛了半天,發覺沒別人搞事的CNN記者按捺不住了。
她決定要搞點事情,比如,問些很敏感的問題。
“雖然我不一定能答得上,但還是請問吧,記者小姐。”其實扎伊采夫心底里是挺討厭CNN的。
在地球軌道上待命那段時間,他們收聽了不少地球上的無線電臺和衛星電視。